第53章(第2页)
宁礼坤心情很是复杂,半晌后,道:「此时由来已久,须得谨慎,免得让人说宁氏苛待仆从。」
「谁说?」宁毓承问道。
宁礼坤愣住,宁毓承继续问道:「祖父,谁会说?是世家大族,仆从,还是平民百姓?」
平时宁毓承向来温和,从未如现在这般咄咄逼人过,宁礼坤的老脸有些挂不住了。
宁氏的沉疴,跟朝廷一样,远不止这些。宁毓承的确烦了,宁氏自己府中做事都这般难,何况是外面。
「祖父要清名,总是替宁氏一族考虑。要是惩处了府中仆从,事情传出去,宁氏管束不好仆从,会让宁氏没脸。」
宁毓承暗叹一声,「祖父,宁氏的清名,不在别人如何议论,而在于事无愧。」
「于事无愧?」宁礼坤哼了声,「是问心无愧!你成日不好好读书,就知道往外面跑。」
「问心无愧。」宁毓承笑了起来,道:「问谁的心无愧?这人的心不同,比如万年乡收粮的差役,帮闲们,甚至孙庄头他们,他们以为,伸手吃拿是天经地义,是他们应得的。谁让他们高人一等,能为虎作伥,有这个本事欺压人呢?问心,他们的良心,一文不值!」
宁礼坤听得新奇,不过仔细一想,宁毓承说得倒也没错,良心有高有低,要人人都有良心,实在太难。
府中的事一出接一出,明明堂那边也脱不开身,已经有先生到了江州府,他要着手招学生,还要看着种子
的事,忙得不可开交。
宁礼坤盯着宁毓承,懊恼地道:「宁小七,你今朝去万年乡,可没做什么事吧?」
「我管不着他么们。」宁毓承摇头,坦白地道:「但是二房的仆从,二房可以管。」
「你们二房的事,我干涉作甚?」宁礼坤不耐烦地道,斜了他一眼,「我倒要看你如何管!」
宁毓承道好,他没再多问,写完功课,向宁礼坤再告了一天假,回到梧桐院。
夏夫人刚回来,哄着困了的宁毓瑶洗漱歇息。宁毓瑛正在旁边与她说话,见他进屋,忙招呼他过去坐下,气鼓鼓道:「小七,大伯母说要考虑一下,究竟如何处置。三婶婶只说知道了,我看三婶婶的态度,她肯定不会管。」
「留在大房当差的,都是跟着你大伯母多年的老人,她自会考虑得多一些。你三婶婶接手田庄铺子之后,重新选了管事,去收粮的都是她的亲信,给他们点好处,收买人心,她当然不会管。」
夏夫人叹了口气,问道:「你祖父如何说?」
「与大伯母差不多意思。」宁毓承沉吟了下,道:「阿娘,二房分出来之后,我们只管我们自己。大伯母是聪明人,她毕竟要到明明堂去做事,要是她再以管府中的手段,管明明堂的庶务,肯定行不通。」
「为何?」夏夫人问道,宁毓瑛也不解望着宁毓承。
「明明堂说是宁氏的族学,又非全是宁氏族学,明明堂始终是学堂,是教书育人之地。明明堂的先生学生,并非府中仆从,大伯母要做得比宁才还要好,就不能靠着小恩小惠收买人心。惹得先生不满,他们会离开。有真才实学的先生不好找,擅管庶务的比比皆是。」
宁毓承笃定地道:「大伯母是在等着看我们二房如何做,底下的仆从如何反应。」
夏夫人脸色不大好,生气地道:「大嫂真是聪明,只聪明得过了!」
宁毓承笑笑没说话,钱夫人现在估计也左右为难,毕竟她掌管中馈多年,事到如今着手处置,的确难以下台。
次日一大早,孙庄头并四个要去收租的仆从已经等着了,宁毓承先将他们叫到了二房的前院,夏夫人并宁毓瑛宁毓瑶一起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