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1页)
黎因大约会说她愚孝。
她愿意帮阮素云还债并不全是为了孝道,还有那份责任。
当初阮素云回到塘南镇二话没说带她离开,按理说叶清已经判处有期徒刑,圣德儿童福利院不再是魔窟,她完全可以把她继续扔在那儿定期给点钱不管不问,可那次阮素云没有选择逃避,带着她离开了塘南镇。
在外人看来阮素云是因为找到了下家,找到了冤大头,才愿意带阮妤走,只有阮妤自己清楚,阮素云得知她在圣德儿童福利院发生的事情后,第一时间和沈宗耀坦白,软磨硬泡让他同意。
来到新家庭,阮素云要塑造温柔的后妈形象,很多时候明面上对沈确远超过她这个亲生女儿,私底下会偷偷给点零花钱让她去买好吃的。
作为一位母亲阮素云并不合格,但在一些重要事情上她没有逃避责任,所以这次,身为女儿,阮妤更没有资格逃避。
搬家公司只负责搬家,垃圾处理方面不在他们负责範围,阮妤拿上扫把去卧室把留下的一些垃圾清理干净,房间空无一物,人站在里头有种家徒四壁的错觉。
收拾好后,阮妤走到客厅,通往阳台的推拉门上窗帘健在,擡手抖动两下窗帘,一点一点把窗帘拉好,留下一掌宽的缝隙,也是间接提醒程方的人可以行动了。
小区楼下停放的一排车辆里,程方的人就在里头,拿着望远镜就没脱手过,密切盯着楼上一举一动,“通知小区外面我们的人可以进场了,隔壁钥匙留在门口纸板下,让他们注意。”
“是。”
手拿望远镜坐在副驾的男人眉头皱起,话是对旁边同事说的:“好端端拿报纸贴在走廊玻璃上做什麽?”
“什麽?”同事接过望远镜仔细观察,透白玻璃贴上一层报纸,以他们现在的角度视线受阻,“应该是程队要求的,我把车挪个位置。”
而此刻贴好报纸的阮妤迅速蹲下,轻手轻脚关上门,弯着腰离开走廊,乘坐电梯上了十三楼。程方或许怎麽也想不到她会在衆人眼皮底下接过物业递来的钥匙躲进了楼上,看他们实施一场瓮中捉鼈。
1303这间屋子房主一直没时间回来装修,留了一把备用钥匙在物业那儿,小区群有人猜测这位是大老板,名下房産衆多,空着也无所谓,有人在群里调侃同人不同命之类,大老板无所谓这里一间小套房。
阮妤之所以能拿到这把钥匙,得益于自己之前在地下停车场帮过车彦的忙,那时车彦母亲从乡下过来给他送点家养的土鸡和鸡蛋,也不知道她怎麽问的路,小区有点大找着找着从地下停车场进去了,在里面不停打转。
年纪大了,人在停车场容易犯糊涂,再想原路返回反而越走越远,来时路也找不到了。阮妤那时候从外地回来,找黎因借的车运出去拍摄的设备,开进停车场刚熄火车窗被人敲响,阮妤吓一跳。
双方交流后,阮妤得知她是找不到出去的路了,又听她提及儿子在这里上班,猜测怕是物业人员的家人,便带着她去保安室那边问人,刚好和车彦打了照面。
他母亲不小心把手机静音误触点开了,导致车彦电话打了无数次就是没人接,急得险些要报警,幸得阮妤偶遇。车彦母亲非常感谢她帮忙,第二天硬是让车彦拎一筐鸡蛋送给她,推脱不掉,阮妤只能道谢收下。
毕竟在一所小区,阮妤经常能碰到车彦,见面都会打招呼,今天给车彦打电话他还询问那天她去医院怎麽回事,是不是遇上了麻烦事。电话里有些事也说不清楚,阮妤大概解释了几句,将情况绘声绘色描述一番,听起来很危险,巧妙的把话题绕到十三楼空置的房子。
那天的事,阮妤并未完全说实话,起码借钥匙方面用的不是自己的名义而是程方的大名。车彦得知是刑侦队为了抓捕犯人需要用上房间便打电话给房东,对方倒是爽快,同意暂借房子让他们处理。
毛坯房,灰突突的墙把人包裹其中,全屋只有一个凳子,连靠椅都没,上面覆着一层厚厚的石灰已经结块。
阮妤将门打开些许,楼道安静,能听到电梯门缓缓打开的提示音。这个时间点上来的人应该是程方的人,至于那伙人怕也知道她回了小区,正商议怎麽从她手里把东西顺利拿走。
正想着那伙人究竟什麽会找上门,楼道里传来门关上的声音,李渊家因还在装修大门还没换,门关上时会传来不灵活的吱呀声,很好分辨。
程方的人看来已经就位。
阮妤从包里抽了张纸巾平铺在凳子上,盯着手机上的时间,眼目清明,一刻也不敢松懈。她怕一切只是自己臆想,到头来白忙活,而敌人始终在暗处,意味着她的头顶悬着一把随时要命的刀。
今天敢和程方合作,她在赌,赌那伙人知道她进入小区后,误以为她只是回来取个东西很快离开,这样他们才会尽快动手,把对她有利对他们不利的视频销毁,而不是为了求稳深夜来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对参与人员而言都是一场考验,心理上的煎熬和紧张,身体长时间紧绷下的疲累,是一场不容忽视的持久战。
表盘时针尖端终于与数字1相交,意味他们足足等了近两小时,而所谓的犯罪嫌疑人迟迟没有出现。
行动队领头联系了程方,“程队,还有半小时就到预计收网时间了。”
程方死死盯着实时监控画面,眼睛眨动的频率好像从他身上被抽离,双眼发涩丝毫不顾,红着眼密切注视进出小区的一切可疑人员,“再等……唐泯,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