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1页)
刘象仿佛吃准了苏山的软肋,带着他干脆同吃同宿住在外书房,日日在外院胡闹,等闲不进内院,以免叫苏山心生怨怼。沧州来的催粮官叹为观止。王妃心里恨,却无能为力,对刘象的混账一忍再忍。沧州的催粮官带着鲁王府给集的粮食,以及浑身的八卦,终于肯离开常州北上,之后不久,竟错过鲁王府内院忽然传来好消息,鲁王一个小妾有喜了。二娘食欲不振,一直不敢请太医来看。家里闹成这个样子,她生怕连累到自己,因此身子上的不妥,谁都不肯说,悄悄藏着那些熟悉的异样。最后还是四娘发现了不对,走去禀告给王妃,王妃即刻请太医来诊脉,果然诊出了三个月余的喜脉。王妃高兴坏了,终于借着这个事儿,把刘象给叫回来内宅。刘象果然因此大喜,一路哈哈大笑进来正屋,狠狠夸奖了王妃贤惠。但不知为何,这样大的喜事,刘象只是夸了王妃之外,什么都没有做,甚至没有叫王妃给府里赏钱同喜。二娘低头抚着尚平坦的小腹,苦笑道,“只怕是王爷担心外面那一位多心。奴只愿这辈子侍奉王妃,别的,都不苛求了。”王妃气得拍桌,“总有天我非得收拾了这一对祸害!”才要进来探望孕妇的四娘半只脚没踩在地上,连忙收了回来,给身后的六娘不停打手势,两个人一前一后退出好几步,悄悄离开了。三十(上)管家难道不是好事?……30似乎后院所有因为苏山而起的滔天妒意,都随着二娘的喜讯传出,陷入了低谷。大家相比较在意连个蛋都生不出来的苏山,更在意二娘的肚子。四娘对于王爷不大肆庆贺二娘怀子,颇有微词。七娘震惊,对二娘奉若神仙,恨不能冲进二娘屋里求问生子宝典。唯有叶玉杏心里琢磨起了刘象的举动态度,与其认为刘象在意苏山,还不如说他更在意这个孩子是否能平安落地,因此故意做出不在乎的样子。但这个话她不能说给别人听。说出来,就是她六娘对二娘的肚子怀有异心。天气渐渐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苏氏有个美貌弟弟的加持,不出意外,成了后院第一人,甚至有了王妃才有的自有出入外书房的权利,——她要去找弟弟叙旧,刘象会反对?不会。大家被二娘的肚子夺去了精力,都懒得去管外边的那一对儿没个结果的野鸳鸯。叶玉杏这一日在王妃屋里盘亘了不少时间,出来时,已经月上中天,回到屋里就该睡觉了。她走在青石板路上,眼看就要走回院子,忽然想起来借用的王妃的花样,还在自己针线篮子里,于是带着金钗又原路返回,要还回去。才走到东院门口,就碰见从二门那边回来的苏氏。叶玉杏笑着同她点了点头,算作打了招呼。苏氏面露一丝狼狈,飞快回应后,疾步上台阶进了东院大门。叶玉杏走了半步,苏氏身上那股子欢爱过的味道渐渐消失,她脸上的笑容亦随之冷却。她慢慢往正院走,走到一半,自言自语,“兴许是我想多了罢。”带回到自己屋里之后,外边逛回来的金罗不晓得六娘心里的刻意回避,一有惊人的消息,就忍不住要给六娘说,“今晚苏娘去了外院,恰好撞见了王爷与那人做好事,王爷一不做二不休,将苏娘也拉着一起了。外书房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叶玉杏听见这样的事情果然比自己想的还要可怕,震惊的无以复加,这些男的就罢了,怎么这些妇女们都一个个比她思想还要开放。次日,她苦着一张脸要补昨晚睡不着的觉,谁知四娘早早就转到她这里,逮着叫六娘一定要起来陪她说话,给她出什么主意。叶玉杏没办法,起床胡乱洗漱了一番,连头发都懒得梳,就让人替她编了一个辫子垂在脑后,一边吃早饭,一边听四娘说话。四娘苦恼道,“还不是家里这些日子乱的够呛。先是七娘被害踹了心窝子,吐血吐得都要去了。前一阵那苏氏连着她那个不要脸的弟弟,两个一起作妖。这几天,二娘肚子反应大起来,听说一宿一宿睡不着,与当年怀着贵妃时全然不一样。可苏氏受宠,她断不会为别人在王爷面前说话。就不知道是知道谁给王妃出了馊主意,断定二娘肚子里的是男丁,叫王妃心血来潮,要去千佛寺烧香捐钱,给二娘的肚子祈福。”“这不挺好的吗?还要我给你出什么注意?要去大家一起去呗。”四娘拍着桌子就道,“所以说,不知道是那个不安好心的,竟然给王妃安排了千佛寺里,什么斋戒沐浴吃斋念佛前前后后十来天的活儿!那你说,这偌大的家里谁来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