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5060(第27页)
不错!
焯水过后,豆腥味不明显;
蒜泥和葱油味道重,掩盖着残余的异味。
哪来的豆芽?
当然是自己发的!
前些天又收获许多野大豆和野红豆,就突发奇想……
发豆芽!
陈舟在现代发过绿豆芽和黄豆芽;
绿豆芽大多成功。
黄豆芽就……
屡战屡败!
找好多视频看,终于有一次差点成功,结果有急事出门,几天后回家,豆芽都烂了!
陈舟战战兢兢用发黄豆芽的办法发野大豆芽。
意外地顺利。
因为系统留种,留下来的都没有坏豆;
大大降低发芽失败、霉菌污染其他豆芽的可能!
结合异能,刷着“木·催芽”,缩短发豆芽的周期。
后续就简单许多。
只需定时冲水,给豆芽降温。
不过……
野大豆芽腥味比黄豆芽重许多;
凉拌怕不好吃,没有弄。
野红豆芽则有些像绿豆芽;
芽细细长长,作炒菜会很绵软;
口感、味道比绿豆芽差不少……作凉拌配菜倒也不失风味!
弹幕都在说喜欢。
于是晚餐依旧是这些。
多出两盘黑鱼。
黑鱼肉细腻,鱼刺少。
陈舟来了一盆没有辣椒的水煮鱼。
野大豆芽垫在盘底;
加一些晒干的紫云英……不伦不类,好吃就行。
鱼片裹着鸡蛋清,用盐研制;
怕鱼腥……
就重口味掩盖,煮烧鱼片疯狂加蒜!
装盘再覆盖满满一层葱花和蒜泥。
浇上中午剩的葱油……
像模像样!
鱼骨则煎炸。
鸡蛋黄和着山粉,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