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第3页)
“怎么可能,朝廷不是预计今年秋收入账一千五百万两吗,怎么可能没有钱?”
史可法一脸的苦水,
“朝廷要维修黄河,还要支持陕甘总督孙传庭南下对李自成用兵,对我们实在照顾不上。”
阎应元不解的说道,
“督师大人,你不是李相的心腹嘛,难道就不能让李相给我们拨一点钱粮?”
史可法顿时老脸一红,李相是多次提拔自己,自己对他也是感恩戴德。甚至以李相的心腹自居,但是奈何自己在李相那里没有任何话语权啊。
这就让人很苦恼,我们都是自己人难道不该支持一下小弟?
“李相也为难,作为李相的心腹我们更应该为李相分担,为朝廷分忧。”
阎应元顿时无语只好说道,
“这个消息必须要保密,特别不能让黄得功知道,他要是知道这个消息,肯定带着兵回淮南府。”
史可法顿时大惊,
“怎么可能,本督师看黄总兵对我恭敬异常,本督师的发号施令他都有遵守。”
阎应元大翻白眼,那是你有钱有粮,等你没钱没粮,他不提腿连夜就跑?
“督师大人还记得我们当初前往山东抗旱,士兵差点哗变?这没钱没粮士兵可不听使唤。”
史可法顿时不悦,
“本官当漕运总督之时,疏通运河没有钱粮,两岸百姓还不是自发前来清淤,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将运河给疏通。”
“现在本官是两江督师,难道还不能驱使士兵为本督师效力?”
“明天开始赶制攻城器械,准备攻城。”
第396章太子的反骨
九月底,北方地区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秋收行动。
这天李适邀请崇祯出京师游玩,顺便去考察一下所谓的高产粮食。
坤兴公主朱媺娖吵着嚷着要去,崇祯又特意把太子朱慈烺给叫上,让他也游历一下民间,增加一些经历。
此时太子朱慈烺已经十四岁,个头也长了起来,看上去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一行人乘坐马车来到京师附近的良乡县,此地原本的土地大多都是京师的勋贵所有,后来勋贵叛乱,土地被收归朝廷,现在用于种植培育所谓的高产粮食。
所谓的高产粮食就是马铃薯,红薯还有玉米,经过去年的育种,现在亩产已经从原本的亩产一石提高到亩产两石多。
只见吏部右侍郎宋应升兴冲冲的跑过来,
“陛下,李阁老,大喜啊,今年秋收新作物大丰收,亩产平均高达两石,甚至有田亩亩产高达三石。”
李适直接目瞪口呆,不是说好亩产千斤吗,也就是十石,你给我两三石就打发啦。
不过崇祯却是满脸的喜悦,
“朕去年便听黄卿说过,他们福建老家有一些从海外传过来的新作物,亩产比我大明的稻麦产量都还高。”
“朕以往看过官员的报道,南方水稻亩产为两石,而北方的小麦亩产为一石。这新作物在北方都能产两石三石,要在在南方不得亩产更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