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9 卡牌 说起来朕也好久没出宫了(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正慎是黎川的字,乃学堂中开设了律法斋学的戎锐夫子,在他高中举人之后所赐。

只可惜戎锐夫子没有收弟子的心,否则黎川也不至于如此艰难,顾璋叹息。

这一路倒是没有遇到什么意外。

进京赶考的学子们,在正式入冬前,顺顺利利抵达了京城。

有燕老拜托大哥帮忙,顾家人很快就安顿下来,他们先是在燕先竹安排的落脚点休养了两日。

又很快租到了合适的一进院子,前头待客,后头住人,燕先竹还送来几个手脚麻利的小厮。

在天气彻底冷下来之前,顾家有条不紊的在京城安顿下来。

余庆年和金瑎都有家中帮扶。

黎川也根据前辈的经验,找到了稍微偏一些的小院子,比客栈便宜些,烤火、烧水、自己烧饭吃也都更划算。

京城的冬天很冷。

是一种有别于宁都的冷,寒气有点往骨子里钻。

顾璋都趴窝了,他窝在家里安心念书,连门都不想出,更别说参加诗会、文会之类的了。

这让早早盼着,期待着,想要瞧瞧“顾璋”是什么模样的百官,感觉面面相觑。

在寒风飘雪中,苦哈哈等入宫早朝的官员,谈论起这事。

“我这两天好生研究了一下宁都情况,发现顾璋当年写的《宁都增产经验》还是保守了。”

“是啊,今年的数据前些天不是送上京城,户部那边也给出数据了吗?宁都均产已经有4石了!”

“听说顾璋在当地都被戏称为小农神,这可是百姓自己叫出来的。”

“那可不,从一石多的均产起,每年都增幅吓人,到现在接近四石,这声小农神还真没喊错。”

不论文官武官、在哪个衙门,管着什么事情,都能清楚的知道其中的威力。

百姓以农为本,若能让田地增产,连带着许多事也就自然顺畅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什么?

民心啊!!!

这个没有舆论的时代,想要出名,要么有惊世才华,要么在官场上踏踏实实干一辈子。

多少读书人高中后,辛辛苦苦一辈子,都没混出点名堂?别说青史留名了,就连任职过的许多地方,都查无此人。

问当地百姓某某是谁?百姓一脸愕然,满头问号。

某某是谁,可能还没他们今日中午吃什么重要。

许多官员羡慕啊!

说是好奇顾璋此人,不如说心里有些酸溜溜的,想看看,怎么有人进士都没考中,就能有如此成就?

而且这人才十五岁,算虚岁也才十六!

究竟何许人也?让老天如此垂青,生了这样一颗脑子。

他们正好奇着,还在想,顾璋为何到了京城之后,没闹出什么动静,感觉和他们印象中有些不符合啊!

明明前些年远在宁都,在那千里之外的地方,都时不时要在京城冒一下头。

如今人都来了,却没了动静?

许是求仁得仁。

百官期盼的动静当真来了,但许多官员都黑了脸。

金瑎一到京城,就联系了金家在京城铺面的掌柜,想要拿下纸牌的营生。

顾璋自无不应,且不说他和金瑎的关系,和金家合作这么多年,并无半点怠慢疏漏,这样好的合作伙伴,也是难得的。

纸牌制作起来很快。

金家的玩具铺子,也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销售模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