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龙潜于渊 从铁皮屋到第一台样机(第4页)
在这期间,他好几次都想放弃。
有一次,因为接错了一根线,一块好不容易淘来的温控电路板“啪”的一声,冒起一股青烟,彻底报废。
他当时一拳砸在机器上,手上鲜血直流,一个人坐在地上,像一头困兽。
但当他看到墙上自己用粉笔写下的“启航”两个大字时,他又重新站了起来。
他想起了苏晚晴、李娟和林曼期盼的眼神,想起了叶晴那句“你是个怪物”,想起了陈楠那永不服输的斗志。
他不能输。
他重新回到华强北,又花了两天时间,才找到一块类似的电路板。这一次,他更加小心翼翼。
2。最后的轰鸣: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修正后,第六个月的月底,一个闷热的午后,第一台打着“启航”logo的、崭新的、但又带着一丝山寨气息的“QH-450型热收缩包装机”,终于组装完毕。
它的机身是刘福生自己调配的“启航蓝”油漆,虽然刷得不太均匀;它的控制面板,是用几个不同型号的开关和指示灯拼凑起来的,看起来有些滑稽;它的内部,充斥着各种“洋垃圾”和“土特产”的混搭。
但它,是刘福生的第一个孩子。
他深吸一口气,合上了总电闸。
“嗡——”
风扇开始转动,发出了强劲的风声。
“嘶嘶——”
红色的石英加热管,一根根地亮了起来,散发出灼热的红光。
控制面板上的温度计指针,开始缓缓攀升。
刘福生拿过一个装了饼干的纸盒,套上收缩膜,小心翼翼地放上传送带。
当盒子进入由高温空气构成的“烘道”时,奇迹发生了。
那层原本松松垮垮的塑料膜,在瞬间收缩、绷紧,像一层完美的皮肤,紧紧地包裹住了整个纸盒,光滑、平整、晶莹剔透!
成功了!
刘福生看着那个完美的成品,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
他像个孩子一样,发出一声震天的怒吼,那吼声,充满了这半年来所有的委屈、艰辛、孤独和骄傲!
他冲出铁皮屋,在瓢泼的阵雨中,尽情地奔跑、呐喊,任由雨水冲刷着他脸上的汗水和泪水。
他知道,他的“启航”,从这一刻起,才算真正地,扬起了风帆!
总计花费:
-厂房租金(半年):800*6=4800元
-二手设备:约5000元
-样机采购:12000元
-零件、材料采购:约8000元
-外发加工费:约3000元
-生活及杂项开支:约2000元
-总计:约35000元
他带来的钱,几乎消耗殆尽。但这三万五的付出,换来的,是一个可以下金蛋的母鸡,和一个价值万亿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