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第1页)
011
黄庭坚此诗全篇充满悔恨和遗憾。我少年时读此诗,备觉压抑。黄诗虽好,不如苏诗。苏诗苏词总能让人心胸开阔,舒一口长气。哪怕是苏东坡遭贬时写下的那首著名的《卜算子》,也有几分洒脱。
苏东坡写道:“拣尽寒枝不肯栖,飘缈孤鸿影。”有傲骨,有洒脱,这就是苏东坡,不愧是宋人风骨的代表。黄庭坚与他相比,毕竟差一些。
黄庭坚学不来苏东坡,但他学到了杜甫真实的一面。所以黄庭坚的诗也可以一读,黄庭坚的人也可以一交。
其实敢后悔不失为勇夫,很多人连后悔的勇气也没有。该后悔的时候就后悔,有后悔才有总结。但与其后悔又不如忘掉。
世界上不是缺少黄庭坚,而是缺少苏东坡。黄庭坚是可有可无的,苏东坡却必须有。
做人如苏东坡,人生就无悔无求。
魔鬼说——
你太没用了,一做就错,一错就悔。你不如自杀算了。
天使说——
鸟儿追求天空,鱼儿追求水。说什么追求,世界本来就是我的。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凉,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
故责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十三章》
荣辱对我来说都好像让人吃惊,不如都不要。我最看重忧患了,就像看重我自己的身体。为啥说“荣辱都好像让人吃惊?”世人希望得到宠爱,害怕被欺辱,这两种情况在到来时让他吃惊,当有一天没人宠爱或没人欺辱了,也同样让他吃惊,这种心理又虚荣、又有受虐倾向,见风就是雨,一天到晚胆战心惊,太看重别人对他如何了,这就叫“荣辱都好像让人吃惊”。啥又叫“看重忧患就像看重自己的身体”?因为我之所以有这样那样麻烦,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等我没这个身体了,哪来什么麻烦?所以把自己的身体看得比天下还重要,这样的人好像就可以托付天下了。热爱自己的身体甚于热爱天下,就可以寄居在这天下了。
“宠辱”,荣辱,被宠爱与被欺辱,这是人的两种极端感受。
“大患”,大忧患、大麻烦,指人有生以来不可避免的生存危机与心理危机。
《老子》这章重点讲身体的可贵,老子讲“无我”并不是“无身”。无我是无小我、无私心。老子不但主张“有身”,甚至主张“贵我身”,把自己的身体搞爽。
《老子》书中多次讲要“为腹”,管好肚皮。本章又讲身体比天下重要,不可以自己糟蹋,应该荣辱不惊,而不是荣辱若惊。
忧患是好的,没忧患就没我这个人了。人是忧患带来的副产品,现在这个副产品反而把忧患当主食。
人静品
越安静越有力量
清静以为天下正。
——《老子·四十五章》
清静无为是天下正道。清静不是死水,而是洪水猛兽。狮虎闭目养神的时候,雷打不动。一旦动起来,天下大动。力量是动,最大的力量是静。越安静越有力量,越浮躁越容易击败。
在这里我要讲一点镇定的功夫,吃透这一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生受用。
镇定的“镇”就是镇压的“镇”。谁镇压谁?自己镇压自己。与其等别人来镇压自己,不如自己镇压自己。你先把自己一颗狂躁的心按捺下来,谁还能镇得住你?
人能镇山镇水,镇不住空气。
你像空气一样通透,就没人压得住你。
这是境界。
更是力量。
记住:力量是动,但最大的力量是静。越安静越有力量,越浮躁越容易击败。
镇定之道:
一、让他狂,我不张扬。
二、我不但不张扬,我还甘心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