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知己知彼(第3页)
狼言狼语
力求主动,力避被动,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每战必有准备,立足于能够应付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力求有胜利的把握。
4。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老狼派小狼出洞,到林边散步,兼带巡风,看看是否有运气吃顿午饭占得一些便宜,——当然要由牧人做东。小狼该学会像父辈—样谋生了。
小狼跑回来说:“快,跟我走,我的情报准确,午饭已经有了。山脚下有一个大羊群。羊儿一只比一只肥美,随便拖只来吃都很称心。”
老狼说:“且慢,我先要弄清,牧羊的是个怎样的人。”
“听说牧人比较厉害,我已从四周把牧群察看清楚,但那些猎狗都很差劲、模样十分消瘦,看上去并不那么太凶。”
老狼摇头说:“这样说的话,恐怕这事没戏。弄不好我们会把性命断送,牧人精干,猎狗哪会稀松?走吧!我带你去找别的去处,我们的安全将会大有保证。那里的牧人实在大大的糊涂,牧人糊涂,猎狗再多也无用。”
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所谓“知己知彼”,首先是要“知己”,所谓“知己”就是要充分认识自身的实力,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明确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既不自高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商战中的较量是团队综合实力的较量,不仅比技术、比人才、比市场、比资本,还要比大家对环境的适应、对政策的把握、对竞争对手的了解。总之,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对整个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最重要的就是清楚自身的实力,掌握对手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在适当的时机采取合理的策略,既不延误战机,也不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团队的“知己”就是要了解自身的实力,确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低估自己,既要有远大的目标,也要脚踏实地往前走。
团队的“知彼”,就是要充分了解市场的情况,掌握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竞争对手的动向。
在计算机王国里,“卡西欧”的崛起是现代商战中的一个奇迹。
“卡西欧”的创建者是日本■尾四兄弟:忠雄、俊雄、和雄、幸雄。1949年9月,在日本东京举办了日本“第一次商品展览会”,■尾四兄弟在观看了体积庞大、价格昂贵、运算缓慢的来自美、英、德等国的计算机后,便发誓要研制出自己的计算机。经过四年奋战,当他们拿着样机去找专家鉴定时,专家对他们说:“这部样机已落后了5年!”■尾兄弟恍然大悟:“总是闭门造车对世界的发展一无所知,怎么能行呢?”他们四处活动,与许多外国同行建立信息交流。在大洋商业公司的关照和指引下,■尾兄弟不但得以接触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还得到了大洋商业公司的资金援助。1956年,■尾兄弟研制的具有连乘功能的螺线管式计算机终于投入了商业生产。第二年,可进行14位数运算的“卡西欧14--A型”继电器式计算机也顺利诞生。也就是在这一年,■尾兄弟建立了“卡西欧计算机股份公司”。到了1962年,“卡西欧”又研制出高性能的“301型”和A--1型”计·算机,年营业额近6亿日元。
但是,挑战来了。1964年3月,夏普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使用半导体晶体管的电子计算机,全部重量才有25公斤,而“卡西欧”重120公斤,用户们纷纷转向“夏普”。■尾兄弟面对冷酷的现实,不得不将继电器式计算机全部抛弃,转而从零开始,研制半导体晶体管式电子计算机。
为了生存,“卡西欧”的全体员工,上至总经理,下至业务人员,人人学习电子技术,而技术人员则夜以继日地奋战,忘我地向一道又一道难关挺进。1965年10月,“卡西欧晶体管计算机001型”诞生,性能与夏普公司的晶体管计算机相近。
夏普公司毕竟是“领先一步”。他们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让每个人在口袋里装上一台电子计算机!在半导体技术专家佐佐木指导下,夏普生产出第二代台式电子计算机,将4000多个半导体晶体管减少为59个集成电路和650个零件,重量减轻到4公斤,售价也减少了一半,这是电子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夏普公司大出风头。
一直把两眼盯在“夏普”身上的“卡西欧”不甘落后,他们先后研制出“鲁特001型”、“卡西欧——80型”等新产品,并抢先一步,把电子计算机“推入了个人和家庭主妇的手中”,1972年8月,可放在手掌之上、售价仅1。28万日元的“卡西欧迷你型”计算器问世,“卡西欧”再一次独领**。
夏普公司背水一战,制订了“夏普734计划”:“液晶显示、干电池工作、薄形化”。1975年4月,“夏普”如愿以偿地推出崭新的接触式键盘计算器;1977年5月,夏普公司的计算器厚度仅5毫米,重60克,有3个零件。夏普公司再一次夺回了失去的市场。
“卡西欧”奋起直追,成功地研制出“名片式”超薄型计算器和厚度仅为0.8毫米,重12克的“胶片式计算器”。
至此,日本计算器市场完全被关西的“夏普”和关东的“卡西欧”所垄断,但是,“夏普”与“卡西欧”的计算器大战仍在继续。
狼言狼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规律不仅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所推崇,作为一种智慧,一种策略,同样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商业领域。
5。以弱胜强,以小搏大
狼一般很少攻击比自己强壮的动物,因为在和这样的对手战斗时,它们即使能够取胜,也会付出一些代价。狼群绝对不希望这样的场景出现,它们总是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利益为行动准则的。但狼群也时常袭击马群、麝牛群等这些在形体上比自己强大的动物。虽然对手比自己强壮,但狼群却很少受伤,这正是源于它们的小心谨慎、知己知彼的作战风格。
在商战中,这种以小搏大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在李嘉诚经营企业的数十年中,他利用以小搏大的方法大打收购之战,终于实现了建立庞大的跨国集团的梦想。在这其中,收购和记黄埔、收购港灯可称为是成功的两个战役。
(1)收购和记黄埔
1979年9月25日夜,在华人行21楼长江总部会议室,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举行长实上市以来最振奋人心的记者招待会,一贯沉稳的李嘉诚以激动的语气宣布:
“在不影响长江实业原有业务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长江实业以每股7.1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占22.4%的9000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
在场的大部分记者禁不住鼓起掌来。
这一战,李嘉诚以小搏大,以弱制强。长江实业实际资产仅6.93亿港元,却成功地控制了市价62亿港元的巨型集团和记黄埔。
(2)收购港灯
1985年1月21日傍晚7时,中环很多办公室已人去楼空,街上人潮及车龙亦早已散去;不过,置地公司的主脑仍为高筑的债台伤透脑筋,派员前往长江实业兼和记黄埔公司主席李嘉诚的办公室,商议转让港灯股权问题,最终,和黄决定以29亿港元现金收购置地持有34.6%港灯股权,这是中英会谈结束后,香港股市首宗大规模收购事件。
当年置地以比市价高31%以上的溢价购入港灯;现在和黄以6.4港元的折让价(收购前一天市价为7.4港元)捡了置地的“便宜”——而购入34.6%的港灯股权。以市值计,李嘉诚为和黄省下4.5亿港元,显然要高对方一等。
1977年是李嘉诚和他的李氏财团经过二十余年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奋斗,真正脱颖而出的一年。他大开华资吞并外资之先河:著名的“美资永高公司账购战”,以及力挫群雄,击败香港置地房地产公司,购得中区新地王的两次战役,成为使香港英资、外资惊诧不已而使中资兴奋不已的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