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自知之明(第1页)
三自知之明
狼也很想当兽王,但狼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
1。狼从不狂妄自大
狼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从不狂妄自大、自我吹嘘。因为它们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子,能够做成什么和已经做了什么。
人却是很怪的。有的人依恃着自己的才能、学识、金钱等等,便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狂”其实是不好的,要不得的,它的本意指狗发疯,如狂犬。做人如果与“狂”相结合,便会失去人的常态,便会产生不文雅的名声。
君不见,人们称狂妄轻薄的少年为“狂童”,称狂妄无知的人为“狂夫”,称举止轻狂的人为“狂徒”,称自高自大的人为“狂人”,称**不羁的人为“狂客”,称狂妄放肆的话为“狂言”,称不拘小节的人为“狂生”……
狂妄与无知是联系在一起的,“鼓空声高,人狂话大”。举凡狂妄的人,都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别人,他们口头上无所不能,评人评事谁也看不起,总是这个不行,那个也不中,只有自己最好;在他们眼里,自己好比一朵花,别人都是豆腐渣,不是吗?
有的人读了几本书,就自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无人可比,现时的文学大家、科学巨匠全都不在话下;有的人学了几套拳脚,自以为武功高强,身怀绝技,到处称雄,颇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气势。然而,狂妄的结局是自毁,是失败。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祢衡,堪称“狂夫”。他第一次见曹操,把个曹营中勇不可挡的武将、深谋远虑的谋士,人人贬得一文不值。他贬低起人来,如数家珍,如“荀■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诏,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槽,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祢衡称别人是酒囊饭袋,称自己却是“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岂与俗子共论乎!”更有甚者,当曹操录用他为打鼓更夫时,祢衡击鼓骂曹,扬长而去。对这种人,曹操自然不肯收留。祢衡又去见刘表、黄祖,依然边走边骂,最后被黄祖砍了脑袋,做了个无头狂鬼。
人们常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自己有无本事,本事有多大,别人都看得见,心里都有数,不用自吹,更不能狂妄。没有多少人乐意信赖一个言过其实的人,更没有一个人乐意帮助一个出言不逊的人。不论是庄子还是老子,都劝人要以谦抑为上,不可自作聪明地显示、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被人妒忌,才能真正达到自己的目的。
涉世之初,现实最重要。自视清高的人随处可见,并且最平庸的人自视最高。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天才,能够发大财,满怀着理想要有所作为,但现实却总是不能让人如愿。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虚妄想象的折磨。要更加理智一些,愿望要最好,打算要最坏。这样,在结果到来的时候才会心平气和。志当存高远,但不能高不可及。做事的时候,期望值不要太高。缺乏经验的决断往往是错的。明智是治疗各种愚行的最好方法。认清你的活动范围和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并设法使自己的设想符合现实。
狼言狼语
在井底之蛙的眼里,它只有头顶上那一小片天空,而那天空下最伟大者,莫过于自己了。于是志得意满,鼓腹而呜,其结果可笑可叹,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狂妄自大只会让人哭笑不得。
2。没有人天生是领袖
狼族的社会组织遵循着一定的社会阶级模式。它们的社会组织主要是由一对属于最高阶级的阿尔法公狼和母狼担任领导者,并由一对次高级的贝塔公狼和母狼担任组织的领导中坚,其余基层组织的狼群,都属于社会组织最低阶级的欧米佳等级。
阿尔法公狼同时具有强壮的体格、狩猎能力、决策能力、强势性格,以及撼人的勇气。它可以说是整个狼群的领导者。阿尔法母狼则主要辅佐它的伴侣以及其他领导的中坚分子,组成领导团体。基本上,阿尔法母狼的个性与阿尔法公狼相匹配。整个狼群的生存,便是取决于这个领导团体的智慧、判断,以及领导能力。
阿尔法狼之所以成为领袖,与它后天形成的种种能力是分不开的。同样,人也没有天生就是领袖的,没有人天生就具有出色的管理才能。领袖的素质和管理才能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学习学来的,它是可以通过培养获得的。
管理才能与你的“领袖气质”与出色的管理能力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如影相随。因为这种素质和能力能够使你做出本来你不会做或无法做到的事情。
那么,怎样培养我们的领导才能和管理才能呢?也就是说,如何使别人乐于和我们合作,支持与帮助我们成功呢?
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成为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
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味地取悦别人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关键是要培养你的特质。
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取悦别人,可能会暂时讨人喜欢,但不可能长久,因为你在讨人喜欢的过程中失去了你自己。因而,过一段时间,你可能会发现,你的交往范围扩大了,而你自己却感到越来越孤独。
所以,以失去自我为代价去取悦别人而让别人喜欢你,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你必须真正喜欢你自己真正的样子。这是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的基础。
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正确的办法就是培养自己喜欢的特质,即你所以是你自己的特殊的东西。这些特质对你而言是相当珍贵的,如果你真的希望某个人做你的朋友的话,他就应当喜欢你的这些特质。你只是为了这些特质和你自己而培养,千万不要为了给别人留下某种印象而去迎合别人。那样的话你不但会失去成功的机会,还会失去你想要的一切。
对我们而言,应该培养哪些特质呢?
培养一种能将别人视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能力,并欣赏这种个别差别。要讨好别人,得先学会怎么让别人讨好。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足以让人尊敬和钦佩,但你需要找出每个人独特的地方,否则你很难欣赏别人的特点。
学会如何独处。你可能觉得惊讶,但这与如何受别人喜欢并不矛盾。一个人如果不能和自己好好相处的话,还能期望别人什么,又怎么能期望别人好好和你相处呢?
培养你的享乐能力。你放慢自己的脚步,好好品尝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同时,尽量让自己参与周围发生的事情。因为你如果事事都做旁观者,你就会觉得自己并不重要,周围的事情也不重要;然后,期待一切愉快事情的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了就好好庆贺一番,继续强化你愉快的感觉。
不要讥讽任何人。如果你事事讥讽别人,你可能就会觉得世界上的人都是自我中心,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且会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真诚的、宽容的。每个人都想占别人的便宜,一点也不想付出。比讥讽本身更糟的是,你得继续用讥讽掩盖你的这种违反道德的行为,直到你对整个世界、整个人类都嗤之以鼻。
对你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和别人持相反的意见,就准备面对他们。这对你了解自己的目的和别人的认同很有关系,也让别人知道你具有坚强的信念和强烈的感觉。如果你没有珍重特质的话,就很难成为一个受人喜欢的人。
尝试培养感受别人的经验和关怀别人经验的能力。
学会分享朋友的快乐。
你是自己创造的,所以你可以把自己塑造成理想的自我。
做到了这些,你就能成为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尽管这与我们要培养的管理才能与领袖气质仍有一定的距离,但起码为其打好了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