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归(第1页)
暮色四合,凝碧轩的庭院里浮动着初开的晚香玉的幽芬,那香气被晚风揉碎了,细细地撒在渐浓的夜色里。沈晚晴坐在窗下,就着一盏孤灯,指尖捻着细如发丝的绣线,正全神贯注地勾勒一幅即将完成的《墨兰图》。
『啧,这意境,绝了。』沈晴在她脑中啧啧称赞,『空谷幽兰,遗世独立,跟你现在这副谁都别来惹我的气质配一脸。』
沈晚晴唇角几不可见地弯了一下,并未答话。灯光在她沉静的侧脸上跳跃,投下长而密的睫毛阴影。这些日子,她与沈晴的配合愈发默契,将那些构想一点点变为现实。那凝香系列虽尚未大规模售卖,但通过永昌伯夫人与苏少夫人两条线,已积累了极高的期待与名声。这名声如同暗香,无声浮动,终将引来蜂蝶,或是……风雨。
“小姐。”青黛轻手轻脚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色,“前头传来消息,老爷……老爷回府了,已到了城外,明日一早便能进城。”
沈晚晴执针的手微微一顿,针尖在细软的缎面上留下一个几不可查的停顿。她抬起眼,眸中没什么波澜,只淡淡嗯了一声。
『你爹?那个把你丢在后院自生自灭的爹?』沈晴的语气立刻带上了几分不满,『他回来干嘛?』
“述职。”沈晚晴放下绣绷,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那株在夜色里沉默的芭蕉。宽大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她此刻并不平静的心湖。“两年外放,如今回京,想必是有了新的职缺。”
父亲沈弘文,于她而言,更像是一个模糊而威严的符号。记忆中,母亲还在世时,他偶尔会来秋水居,看着母亲刺绣,眼神里会有些许她当时看不懂的复杂情绪。母亲去后,那点微末的关注也便烟消云散。她这个庶女,在他心中恐怕与府中一件摆设无异,有价值时便拿来用用,无价值时便弃之角落。前世,她便是那无价值的弃子。
『哼,势利眼。』沈晴嗤笑一声,随即又振奋起来,『不过也好!他看重利益,我们手里现在可是捏着潜在的巨大利益!这可是个好机会,说不定能借他的势,让我们走得更顺。』
“借势?”沈晚晴轻声重复,目光依旧落在窗外,“与虎谋皮,须得慎之又慎。他能给的,也能随时收回。”这是她用前世血泪换来的教训。依附他人,终是镜花水月。唯有自己掌中之物,才是立身之本。
次日,沈府中门大开,仆从们屏息静气,秩序井然。
沈弘文归家的排场不算极大,却透着官宦之家特有的规整与威仪。他身着藏青色常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久居官场沉淀下的威势在不经意间流露。王氏领着沈玉柔并一众仆妇早在二门处等候,笑语殷殷,一派主母风范。
沈晚晴按规矩站在稍远些的位置,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藕荷色衣裙,低眉顺眼,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她能感觉到沈玉柔投来的、带着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的目光。
沈弘文与王氏简单叙话后,目光便扫了过来,在沈晚晴身上停留了一瞬。那目光没什么温度,像是在评估一件物品。
“晚晴也来了。”他语气平淡。
沈晚晴上前几步,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女儿给父亲请安,恭贺父亲回府。”
“起来吧。”沈弘文虚扶了一下,目光掠过她纤细的身姿和低垂的眼睫,似乎想起了什么,随口问道:“听闻你近日绣艺颇有进益,连永昌伯夫人都颇为赏识?”
沈晚晴心中了然,面上却适时地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惶恐与谦卑:“父亲谬赞了。女儿愚钝,不过是偶得夫人垂怜,指点一二,实在当不得赏识二字。”
王氏在一旁笑着接口:“老爷不知,咱们晚晴如今可是出息了,不止绣艺好,心思也巧,弄出的什么玉润膏,连永昌伯夫人用了都说好呢。”她语气温和,话里的意味却值得琢磨,既点出了沈晚晴的本事,又暗指她有些不务正业,专营这些奇巧淫技。
沈弘文眉头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看向沈晚晴的目光里多了些别的东西。
“哦?还有此事?”他久在官场,深知内宅女眷的人脉往来,有时比真金白银更有用。永昌伯府虽无实权,但在清流中声望颇高,若能借此搭上线……
『看见没?你爹眼睛亮了一下!这就是看到投资潜力的眼神!』沈晴在脑中兴奋地分析,『快,继续示弱,但要把价值摆出来!就说“不过是闺中无聊做着玩的,承蒙夫人们不嫌弃”。』
沈晚晴依言,声音细弱,却清晰地说道:“母亲过誉了。那不过是女儿翻阅古籍,试着调配的养手小物,登不得大雅之堂。只因……只因女儿想着,父亲在外为官辛苦,女儿无用,不能为父亲分忧,便想着若能以此微末之技,结交一二善缘,或许……或许对父亲仕途能有些许裨益,便心满意足了。”她说着,眼眶微微泛红,带着孺慕与愧疚,将一个一心为父着想的孝女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沈弘文闻言,审视的目光柔和了些许。他想起沈晚晴的生母,那个温婉如水、绣艺超群的女子,当年也曾……他挥去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语气缓和了不少:“你有此心,便是好的。女儿家有些雅趣也好,只是莫要耽误了正途。”所谓的正途,自然是女德女红,以及……联姻的价值。
“女儿谨记父亲教诲。”沈晚晴再次垂首。
接下来的家宴,沈晚晴依旧安静地坐在末席。
席间,沈玉柔妙语连珠,不时逗得沈弘文展颜。她似乎极力想证明自己才是父亲最出色、最值得关注的女儿。沈晚晴只是默默用餐,偶尔在话题涉及到她时,才温顺地答上一两句,不抢风头,不失礼数。
宴席散后,沈弘文难得地开口:“晚晴,你随我到书房一趟。”
王氏与沈玉柔的脸色几不可查地变了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