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褪色的合影(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陆队,她肯定有事瞒着。”走出店门,小李忍不住说。

“嗯,”陆沉点头,“她对镜子的反应很奇怪,而且半年前丢钥匙的说法,太巧合了。”

两人正准备上车,陆沉的手机响了,是法医林岚打来的。“陆沉,铜镜的鉴定结果出来了,有个重要发现。”林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什么发现?”

“我们在铜镜的边缘提取到了微量DNA,比对了档案库,发现和1998年文物走私案中一个失踪者的DNA部分吻合。”

“失踪者?叫什么名字?”

“陈默,”林岚说出这个名字时,陆沉明显听到她顿了一下,“当年的污点证人,本来要出庭指证钟慎他们,结果开庭前失踪了,警方一直以为他畏罪潜逃了。”

陈默?陆沉心里一动,钟宇说过,约他见面的人自称掌握了钟慎的罪证,难道和这个陈默有关?

“DNA吻合度有多高?”

“因为是微量DNA,吻合度只有70%左右,但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林岚补充道,“另外,我们化验了钟慎指甲缝里的红色颜料,和你在青花瓷瓶上发现的一致,是一种很罕见的矿物颜料,主要用于修复古画,雾川市只有一家店卖这种颜料。”

“哪家店?”

“‘墨韵斋’,就在老城区,老板姓王,以前是博物馆的修复师。”

挂了电话,陆沉立刻对小李说:“去‘墨韵斋’。”

“墨韵斋”离古董店不远,是个不起眼的小店,门口挂着几幅装裱好的字画。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戴着老花镜,正在柜台后用放大镜看一幅画。

“老先生,我们是警察,想问问你这种颜料。”陆沉拿出证物袋,里面装着一点红色颜料。

老王头推了推老花镜,仔细看了看:“这是‘朱砂红’,我这儿确实有卖,但很少有人买,太贵了。”

“最近有没有人来买过?”

老王头想了想:“有,大概半个月前,一个年轻女人来买过,说是要修复家里的旧画。”

“什么样的年轻女人?”

“二十多岁,个子挺高,长头发,说话挺温柔的……”老王头挠了挠头,“对了,她好像提到过,她老板是做古董生意的。”

二十多岁,长头发,老板是古董商……陆沉和小李对视一眼,都想到了苏湄。

“除了她,还有别人买过吗?”

“还有一个,”老王头继续回忆,“大概一个月前,一个中年男人来买过,戴着帽子和口罩,看不清脸,说话声音很低,像是故意变声了。”

中年男人?陆沉皱起眉,会是陈默吗?如果他还活着,现在应该四十多岁了。

离开“墨韵斋”,陆沉让小李去查苏湄半个月前的行踪,自己则开车回了队里。他走进档案室,调出1998年文物走私案的卷宗,想找找关于陈默的资料。

卷宗很厚,陆沉翻了很久,才找到陈默的档案。照片上的陈默二十多岁,眉眼锐利,透着一股倔强。档案里写着,他原本是钟慎的伙计,因为不满钟慎走私文物,偷偷收集了证据,后来被警方发展成污点证人。

卷宗的最后,附着一份陆正国的调查记录,上面写着“陈默失踪前最后接触的人是钟慎,推测被钟慎灭口”。但陆沉注意到,这份记录的签名处有些模糊,像是后来补签的。

他继续往后翻,忽然在卷宗的夹层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是父亲陆正国的字迹,写着一行字:“陈默没死,镜子在他手里。”

陆沉的心脏猛地一跳,父亲怎么会知道陈默没死?他说的镜子,是不是就是钟慎手里的半块青铜镜?

如果陈默还活着,他为什么不出现?他和钟慎的死有什么关系?还有苏湄,她买朱砂红颜料做什么?和钟慎指甲缝里的颜料是不是同一来源?

一连串的问题在陆沉脑海里盘旋,像雾川市的雾,越来越浓。他拿起那张褪色的合影,照片上被划掉的三张脸,会不会就有陈默?那个穿旗袍的女人,又会是谁?

这时,小李打来了电话,语气急促:“陆队,不好了,钟宇失踪了!”

“什么?”陆沉猛地站起来。

“我们去酒店找他,发现他退房了,手机也关机了。酒店服务员说,他今天早上就出去了,带着一个很大的行李箱,看起来像是要离开雾川市。”

陆沉捏紧了手机,目光落在卷宗里陈默的照片上。钟宇的失踪,是畏罪潜逃,还是被陈默带走了?

他忽然想起钟慎手里的半块青铜镜,想起苏湄母亲的遗言,想起父亲纸条上的话,一个模糊的念头在他脑海里浮现:这面镜子里,藏着的可能不只是文物走私的秘密,还有更可怕的东西。

窗外的阳光又被雾气遮住了,陆沉看着玻璃上自己模糊的倒影,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正一步步走进一个巨大的漩涡,而漩涡的中心,就是那半块刻着“明”字的青铜镜。

他拿起车钥匙,决定再去钟家老宅看看,或许还有什么被忽略的线索。这一次,他要去阁楼的木柜里找找,钟宇提到的那个木盒子,到底藏着什么。

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在老宅阁楼的气窗外面,有一双眼睛正静静地看着这一切,那双眼的主人手里,握着另一半青铜镜,镜背上刻着的“镜”字,在雾中闪着幽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