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香津丸(第2页)
瑛儿缓步进屋,隔着幔帐瞧见公主坐在梳妆台前,她的手指轻轻拨弄着发簪,眼神却时不时地瞥向一旁的首饰盒。
公主轻轻打开首饰盒,从里面取出一个绿色的小袋子,那袋子是用上好的西北锦缎制成,上面绣着一个小小的白色月牙。公主小心翼翼地打开锦袋,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香津丸。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抓起一颗,准备放进嘴里。
瑛儿见状立时大声喊道:“殿下!“
怡和公主心中一惊,手中的丸子从指间滑落,滚到了地上,藏进了角落。她急忙回头,脸上露出一丝惊慌:“瑛儿,怎么了?”
瑛儿缓缓道:“我刚刚听鸳儿说您屏退了随身侍女,一个人呆在屋内。我怕您因为赵郎的事,又要……”
公主心中暗暗叫苦,脸上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我……我没事,只是觉得有些乏累。你放心,我不会再尾随赵郎了。”
瑛儿走到公主身边,眼光扫到了檀木首饰盒,不动声色地走到梳妆台前,开始整理杂物,眼神却时不时地扫向公主。
公主心中不安,眼神不自觉地飘向首饰盒。
“殿下,您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瑛儿一边整理东西,一边轻声问道。
公主摇了摇头,故作镇定:“没有,本宫只是有些累了。”
瑛儿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殿下,您从小到大,有什么事能瞒得过我呢?”
公主心中一慌,脸上露出一丝不自然的笑容:“是呀。”
瑛儿没有再追问,而是继续整理梳妆台。她的手假装不经意间碰到了首饰盒子,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突然,瑛儿迅速打开盒子,将锦袋里面的津丸拿出,赫然放在手中。
公主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她偏过头,不看瑛儿的眼睛。
“殿下,是余嬷嬷偷偷拿给殿下的?我这就找她理论去!”瑛儿说罢,面罩寒霜,拿起袋子就要往外冲。
公主急忙拉住瑛儿的手臂道:“罢了,罢了。余嬷嬷这样做也是为了宠我,我知道你也是为了我好,我以后再也不瞒着你偷吃这丸子了。”
瑛儿叹了口气,眼中含泪道:“殿下,您对瑛儿来说最为重要。您可是奴婢小心翼翼看着长大的,哪怕您的手指头破了一点皮儿,奴婢都会愧疚良久,何况是这入口的东西?您是金枝玉叶,决不容有半点闪失。”
公主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道:“好吧。”
瑛儿微微一笑,心中却暗暗叹了口气。她知道公主的性子,只怕一时半会儿还改不了,但只要能让她少受些苦,她愿意多费些心思。
想罢,瑛儿的肩膀微微颤抖,她努力克制着自己,但泪水还是忍不住从脸颊滑落。她低下头,将匣子轻轻放回了原处。
月夜微风轻拂,水蓝色的薄纱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灯笼内的火焰也随着风儿跳动,映照出赵清城沉思的面容。他端坐在自家书斋里,借着的烛光,望着手中公主的香囊,往事涌上心头:
自己和怡和公主的相识是在去年的“立春”日。他在金明池畔的御驾之前与公主的不期而遇,便让怡和公主一见倾心。
在端王爷的软磨硬泡下,他只好收下公主的一只金丝锦燕发饰,却没有回赠给怡和公主任何信物。尽管端王爷天天追着自己索要回赠的信物,但他都委婉地推托了。
现在他瞧着公主遗赠的香囊,见那上面的金色丝线,与怡和当初赠他的锦燕丝线一模一样。
赵清城心想:难道怡和竟将初遇之日鬓边佩戴的一对锦燕发饰,一只送予了我,另一只却拆了线,缝制成了这个她随身佩带的香囊?
赵清城眉头紧锁,思绪如潮。他轻轻摩挲着香囊,想起初见怡和时的样子:她眉眼如画,双眸含情,微微一笑脸颊上便现出一对梨涡,仿佛春日里的一缕清风。一个纯真、可爱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他的心中不禁一痛。
赵清城缓缓闭上双眼,将思绪拉回到眼前的案子上,细细思索起怡和的离奇死因。
一番思考后,他伏在案前,手中的狼毫笔尖在纸上轻轻挥动,一行行俊秀的小楷跃然纸上。他在落款处画了一只飞鸟,信纸的边缘用细小的字迹画了几行美丽的花纹。
确认左右无人后,赵清城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瓶,瓶身小巧玲珑,通体透明,里面盛着一种淡紫色的粉末。他轻轻拧开瓶盖,将瓶中的粉末小心地倒在信纸上,然后用手指轻轻涂抹均匀。这粉末一接触到信纸,便迅速渗入其中,仿佛与纸张融为一体,再也看不出任何痕迹。赵清城这才将信纸小心地折好,放入一个素色的信封之中。
他起身唤道:“谦叔。”
管家谦叔应声而入,躬身施礼,道:“少爷有何吩咐?”
赵清城将手中的信封递给谦叔,道:“将这信函送到金鱼巷的笔墨铺子里,让他们好生看管。待有人说出暗号密语来取,就立刻跟踪此人,将他的消息及时报我。”
谦叔接过信封,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丝会意的笑容,道:“少爷放心,老奴理会得。”
此时,天上残月行出云端,青白色的光洒在他如玉的面庞上。赵清城望着这月光不禁想:这冰冷沁凉的月光竟与手中公主的香囊味道颇为相似,这味道清凉似薄荷,却与她那般热情如火的性子并不相称。
刹那间,他的脑海中如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念头。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这与眼前的事情颇有关联。他闻着这香囊的味道,凝眉静思。忽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