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宫学换奴兵颂歌慰帝心(第2页)
嬴阴嫚抚掌而笑:"太好了,由清君去给他们透个口风,让他们捐奴而非捐金,又省他们钱又保证能得殊荣,还有回报的战俘,还怕他们对清君不感恩戴德吗?"
君王后:"那过几天清君记录在册的怕是要五百之数了。"
嬴政:"那此事就全权委托清君了,哈哈哈哈哈"
"臣遵旨!"巴清领命,心中已开始盘算如何传递信息,利用"稀缺性"和"紧迫性"让豪强们不得不全力以赴。
巴清的操作细致入微:
她回到府中,并未大张旗鼓,而是取出一份名单,上面是在"竞捐陪陵"一事中表现出极大热情且实力最为雄厚的三十家豪商。她唤来心腹管家,吩咐道:"派最得力、口风最紧之人,分头前往这三十家府上,面见其家主。只需传达以下口信,一字不差,不得记录,不得外传:"
"北疆军务,朝廷特开恩典,允以家奴代役,充作辅兵。献奴人数排名,赏格分三等,一等:忠秦扁及双字功勋姓三阶(三额)、二等:忠秦扁及三子入宫学(七额),三等:一子入宫学(二十额)。论功行赏按首级分发战俘,按三俘换一奴折算,换其自身、父母、妻儿之卖身契,此事先予你知,三日后陛下将广发招奴令于天下"
豪强反应真实而激烈:
口信送达,如巨石入水。郭氏府中,家主郭胤屏退左右,独自在密室中踱步,脸上交织着狂喜、猜疑与紧迫。"功勋姓!宫学!………"他猛地站定,"此乃天赐良机,不容有失!速唤大管家和护院教头来!清点所有矿场、庄园精壮奴仆,严格按标准筛选!另,选可靠家丁预备充任队率!我们……至少要凑一千人!不,要更多!务必挤进前三!"
鲁氏、田氏等家,反应大同小异。在巨大的荣耀诱惑和严苛的失败风险下,他们不再犹豫,纷纷拿出压箱底的精壮奴仆,精心组织,唯恐落后。一场无声的"竞标"在黑暗中激烈进行。
三日后,十份密封的献奴数目呈到巴清面前。数字远超预期:郭氏一千,鲁氏九百,田氏八百五……三十家合计,竟达二万三千余精壮!
嬴政看着汇总,嘴角终于露出一丝冷峻而满意的笑意。"好!再有后来者将远超三万之数!吕雉,拟诏!"
诏书颁行天下,明定赏格,另一道敕令详细阐述了三俘换一奴办法。天下为之震动,纷纷捐奴。受赏豪强门庭若市,风光无限;观望者艳羡不已,四处钻营。而北疆军营中,那些被编入行伍的奴兵,握着冰冷的兵器,眼中却燃着炽热的火焰——一条通过敌人首级换取自由、家人乃至未来的道路,清晰地展现在他们面前。
赢政高兴,问起几日前赢华在写什么,赢华强压激动,将缣帛呈上。嬴政展开,目光沉静地扫过其上铭文般的诗句:
天谕煌煌,四野惶惶。
凤翼在缚,龙脉虚亢。
群魔窥疆,其心豺狼。
八方拓远,拯危扶亡!
女娲王母,佑裔康祥。
护凤令下,厉禁残伤。
骊山罢役,恩泽浩荡。
天工淬刃,砺我兵芒。
明德□□,寒门登堂。
平准均输,国用丰穰!
北疆立市,素绒暖疆。
归姓赐籍,恩诏异邦。
湘山风定,新典传扬。
魔影虽狞,我心如钢。
阴阳相济,龙凤呈祥。
勠力同心,再造玄黄。
众志成城,华夏永昌!
他看得仔细,尤其在“骊山罢役”、“北疆立市”、“归姓赐籍”、“湘山风定”等句上目光微有停顿,仿佛透过这些词句,看到了数月来帝国变革的轨迹。帐内一片寂静,唯有帛书轻微的翻动声。
良久,他放下缣帛,看向帐下诸人,声音沉稳而带着不容错辨的赞许:“此颂,甚好。非止文辞,更在格局。尔等用心,朕已知之。”
他随即对侍立一旁的赵高道:“诏:公主赢华,彰喻国策,提振人心,赐玉环一对,珠一斛。坤元阁吕雉、太夫人、巴清、赢阴曼等,参赞有功,各赐玉佩一枚,珠一斛
“儿臣(臣等)谢父皇(陛下)恩典!”赢华与众人深深拜下,声音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喜悦。
嬴政微微颔首:“岁首之宴,朕当与宗室百官,共闻此强秦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