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5 能力发展(第2页)
1。专业知识技能
专业知识技能是指与工作内容相关联的、具体的、专业化的、针对某一特定工作的基本技能。专业知识技能显著的特点是:需要有意识的、专门的学习培训,再通过记忆掌握特殊的词汇、程序和学科知识。专业知识技能具有不可迁移性。
2。自我管理技能
自我管理技能经常被看作是个性品质,因为它被用来描述或说明人具有的某些特征。良好的自我管理技能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自我管理技能通常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这部分技能无论是先天具有还是后天习得的,都需要不断自我练习加强,它们可以从生活领域迁移到工作领域。
3。可迁移技能
可迁移技能通常也称为通用技能。它的特征是可以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工作之外得到发展,并可以迁移应用到不同的工作之中。比如,研究技能、数据处理、外语技能、学习能力、管理能力等。可迁移技能是个人能够持续运用和最能够依靠的技能。例如,某人从事销售工作时练就的善于同人们沟通交往的技巧,那么当他换一家单位从事管理工作时同样可适用这些技巧去同客户打交道,并且可在多方面运用且得到完善与增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职业指导专家赫伍德·斐格勒(Hler)在1988年对可迁移技能进行了10类划分,并对这些技能在职业竞争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10种技能分别是:
(1)预算管理:表现为对现有资源的最佳利用。
(2)督导他人:表现为执行、实现能力。
(3)公共关系:表现为良好的营造氛围能力。
(4)应对最后期限的压力:表现为强烈的攻坚能力。
(5)磋商和仲裁:表现为合理适当的妥协共存能力。
(6)公共演讲:表现出公共引导和宣传方面的潜力。
(7)公共评论写作:公共引导和宣传在文字表达能力上的表现。
(8)组织、管理与调整:是领导和资源协作能力的综合表现。
(9)与他人面谈:个体交往潜力的集中表现。
(10)教学和教导:传授、散步方面的潜质。
在职业规划中,这三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增强个人竞争力,而且会对个人的职业和终身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3。5。4大学生如何培养能力和技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能力与技能,那么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大学生必须要努力地培养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1。认真学好专业课程、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成为服务社会的知识型人才,所以要学好专业课程,尽管专业知识不等于专业技能,但是专业知识是获得专业技能的前提,另外也要注意掌握必要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奠定自己的知识素养,提升自己。
2。积极参与学院各种学科竞赛,力求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
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是锻炼和培养自身专业技能的有效手段,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参加一种或几种比赛,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且也会使自己的实践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3。理性选择学生社团,努力成为社团骨干
社团是大学校园里为了某一共同的兴趣、目的所组织起来的一个团体。社团可以分为学术类、体育类、文艺类等,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一方面,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
4。认真对待毕业实习
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的必经阶段。大学生可以通过它来进一步了解社会和工作。实习无论是对你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还是专业知识的积累方面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每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该把握好这个机会,多向工作人士请教、学习,不断在实习中自我总结与反思,为毕业后选择职业积累相关的经验。
课后阅读
成功经理人的12项自我管理能力
每个经理人,都应学会自我管理,学会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成功的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