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希腊化时期概况(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由于战争时期毁灭性的打击,居民大批沦为奴隶,加上不利的经济条件,总的说来,整个希腊在公元前3世纪开始变得荒凉起来。这点,在雅典尤其明显。当时,雅典的政治家和作家法勒戎的德米特里乌在他的演说中,把雅典这个被打败了的城市描绘为:“不再是我们先辈的海上强国,而是一个穿着拖鞋,备受折磨的丑陋的老妓。”[17]雅典不但不再是商业的中心,而且也不再是产生文学作品的中心。但是,由于往日的光荣,它依然吸引着希腊和希腊化世界的学子。在文学创作和哲学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两种新形式:以米南德等为代表的新喜剧,以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为代表的新哲学。在意识形态上也出现了两种前所未有的新思潮:世界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些,都是亚历山大发动征战的产物。古老城邦的自足和安全感丧失殆尽。雅典经过曲折的斗争,虽则维持着表面上的民主,但已从一个主权国家逐渐沦落为一个地方性的城市。结果,上了年纪的雅典人,开始学习从地方性角度去思考问题,而富于冒险精神的年轻人,则到东方的希腊化国家中去猎取自己的幸运。这样,就导致希腊人和所谓野蛮人之间的界限的消失,承认彼此间有一种共同的人性。这种思想,早在智者那里已经出现,在理论上由斯多葛学派表述为世界主义,在现实中由伊壁鸠鲁学派付诸实施。[18]

由此而引起的是,希腊人开始认真面对正在蓬勃兴起的东方希腊化国家,从而打破了原先把希腊人和外国人区别开来的界线,在希腊人的视野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为他们的探索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新领域,进一步推动他们和东方各民族发生广泛的接触,促进了东西文化的汇合。这种情况同样也反映到哲学中:

在长期的持续中,同时产生出一种东方思想的缓慢的回流,它的踪迹,若干世纪后出现在希腊哲学中。在希腊母邦著名学术中心旁边,产生了若干适合形势、居民和特殊环境的新的学术中心,把东方和西方的文化联结起来,把不同种族的理智力量,融合成为一种同质的群体。[19]

也就是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和东方希腊化国家的建立,希腊的影响进入东方,与之同时,东方反过来也在影响着希腊和西方。这点,对理解这个时期的美学思想,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

雅典的地位虽有所下降,但它依然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直到罗马帝国时期,仍被认为是世界的文化首都,即便已经名不符实。雅典继续是哲学活动的中心,世界各地学习哲学的人依然来到这里,直到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时期仍然还是这样。[20]

三帕加马帝国和小亚细亚

小亚细亚是古代世界中最为特殊的地区之一,除了是古老而巨大的经济文化生活中心外,有些地方仍然保持着原始公社流传下来的生产关系。人种十分复杂,同一个狭小地带,使用着几种语言。在希腊化时期的初期,各种势力在这里接触并相互发生冲突。

这里出现的帕加马帝国,以帕加马为首都(即今土耳其伊兹密尔省贝尔加马镇)。它的面积在公元前187年时达到7万平方英里(约11万平方公里)[21],其中包括小亚细亚最文明的地区:弗里基亚、密细亚、吕底亚、庇西狄亚和潘菲利亚的一部分。这里原先隶属塞琉西王国,后来,欧美涅斯一世于公元前263年脱离安条克一世,宣告独立,在欧美涅斯二世(前160/159年去世)时达到全盛,成为当时主要的世界强国。随着阿塔罗斯三世(约前170—前133年)于公元前133年去世,阿塔利德王朝终结,帕加马帝国成为罗马帝国的亚细亚行省。

帕加马帝国境内资源(木材、银和铜)丰富,农业发达,政治制度和治理方式是按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模式进行的,并具有有利的国际环境。阿塔利德王朝使帕加马成为希腊化时期最重要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可以和亚历山大里亚相媲美,但没有起到同样的作用。阿塔利德王朝的君主,是希腊艺术和学术研究的最著名的保护人。

四埃及和亚历山大里亚

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22年到达埃及并建立亚历山大里亚城,以后他的朋友、马其顿人索特尔(约前367—前283年)于公元前304年在这里建立托勒密王朝,版图最大时达到6万平方英里(约9。7万平方公里,沙漠除外)。[22]其人口,根据古代犹太史学家约瑟福斯(约37—100年)的记载,除亚历山大里亚外共计750万[23],其中有100万是犹太人。[24]它是希腊化国家中持续得最长久的。埃及在托勒密二世(前285—前246年在位)和托勒密三世(前246—前221年在位)统治时期,达到强盛的顶峰,成为公元前3世纪中叶地中海地区第一等强国。直到公元前30年被并入罗马帝国版图。

托勒密王朝以亚历山大里亚城为首都和中心,继续把埃及划分为上、下埃及,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把法老埃及的制度和希腊—马其顿的管理原则结合了起来。它是一个强大的军人、官僚统治的奴隶制国家,统治的主要支柱是大地主、雇佣兵、军事移民、祭司,神庙是巨大的经济中心。埃及的经济活动是高度集中和国有化的,一切部门都受到国家的监督,有些部门甚至由国家垄断,如银行和工商业。[25]以后,罗马帝国在这里继续维持原托勒密王朝的许多现成制度,并未作出多大变革。[26]

亚历山大里亚城,在托勒密二世、三世的治理下,成为工商业和学术活动的中心,直到罗马帝国时期,仍然是主要的工农业产品的基地之一,加之地处欧亚非交通要道,成为当时希腊化世界最大的市场。随着文化中心自西方向东方的转移,它又逐渐取代雅典,成为希腊化世界的主要文化中心,以后还是闪族[27]主义的中心。整个城市的居民由希腊—马其顿人、犹太人、埃及人等组成。托勒密一世于公元前280年建立的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是当时最完备的科学研究机构,成为希腊化的自然科学的诞生地,在僧侣们的指导下,把学者们像一个宗教团体那样组织起来。这里,不仅是“希腊化世界的首府”[28],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犹太城市。犹太教希伯来语的《圣经》的希腊语译本,即《七十子希腊语本》,就是公元前2世纪在国王支持下在这里译出来的。后来,在罗马帝国直接统治下继续繁荣,成为第一流的世界市场、罗马和远东贸易的基地。[29]

正是亚历山大里亚,最先和最完全地实现了希腊和东方的结合[30],成为哲学、宗教、美学发展的各种潮流的汇合点,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术探讨的中心,成为半哲学半宗教学说的发源地。[31]亚历山大里亚突出地成为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和当地原有的传统的埃及文化的汇合点,此种汇合,既有经济上的原因:这里成为当时的商业中心,达3世纪之久;又有政治上的原因:托勒密王朝致力于希腊—马其顿和法老埃及的政治制度相结合,使埃及的风俗习惯和宗教祭典,穿上希腊的新装。正由于希腊、希伯来、埃及三种文化的交互影响,从而在宗教、神学和哲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犹太人斐洛为代表的犹太教神学,以普洛丁等为代表的新柏拉图主义,以克雷芒和奥利金为代表的早期基督教神学,都是在这里诞生的。更进一步,从哲学、神学、美学的发展而言,以普洛丁为代表的新柏拉图主义,正是希伯来、希腊、埃及文化凝聚的结晶:

公元3世纪,由于以古希腊哲学和以犹太哲学家与道德家、多神教与基督教诺斯替派信徒的新东方宗教学说为代表的各种发展倾向的结合,在这里产生了新柏拉图主义。普洛丁是这一运动中的大人物,他还充满着古希腊的观念:他以审美概念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神和世界,对神的理性、灵魂和物质,对精神下降为物体及其上升为太一等的反动神秘观。[32]

五塞琉西王国和叙利亚

塞琉西王国是公元前312年由马其顿将领塞琉库斯一世建立,是疆域最大的希腊化国家。极盛时期的领土,西至欧洲色雷斯(大体相当于今巴尔干半岛东南部地区),东至印度边境,面积达150万平方英里(约2400万平方公里)。[33]它是由以下三个地区组成的:安纳托利亚(即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包括巴比伦、亚述、叙利亚北部、巴勒斯坦)和伊朗。人口达三千万左右。[34]都城有两个,一个是塞琉西亚,另一个是安条克。公元前64年被罗马人最后征服时,疆域仅限于叙利亚和西利西亚。

所有塞琉西王国的继承者们,都把自己理解为希腊传统的继承人,希腊文化的保护人和宣扬者,希腊化的化身。庞大的塞琉西王国,未能建立一种统一的经济制度,开始时采用原波斯帝国政权的许多制度,但以希腊法律作为构成个人及经济关系的基础,推行波斯和亚历山大的税收政策。希腊—马其顿人中间的特权阶层,实际上控制了王国的政治经济生活,而军队是国家政权的支柱。

六希腊化国家的灭亡

希腊化国家,虽然依然是奴隶制国家,但当时它们都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狭隘的城邦奴隶制度,促进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繁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到公元前3世纪末,在希腊化国家的统治下,加速了整个地中海地区奴隶占有制的发展进程。但到了公元前2世纪中叶,这个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的危机日益加深,经济衰退,阶级和民族(种族)矛盾上升。罗马就利用这个时机,使自己繁荣和强盛起来,各个击破,分别消灭了这些国家,并把它们悉数纳入自己的版图。

公元前2世纪至前1世纪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是,经济中心和贸易路线的大转移。由于地中海地区跟东方各国贸易的扩大,罗马成为这个地区经济上最重要的国家。罗马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早在他们的军队侵入这些国家之前就进入了。通过三次马其顿战争(前215—前168年),罗马完全打垮了马其顿,马其顿王国就此灭亡,并于公元前148年降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后,东方帕加马王国的地位也动摇了,阿塔罗斯三世迫于人民的起义的威胁,公元前133年去世时在遗嘱中规定,把整个王国交给罗马,帕加马王国随之也就并入罗马,成为其一个行省。塞琉西王国则于公元前1世纪初迅速没落,其中犹太、腓尼基地区相继出现独立的国家。结果,于公元前64年,在没有任何反抗的情况下,沦为罗马的一个行省。托勒密王朝则是于公元前30年,成为被罗马并吞的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这样,希腊化时期终结,罗马帝国时期也就开始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