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中介及其在认识活动中的功能(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参见夏甄陶、欧阳康:《依赖与掌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2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5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34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参见欧阳康:《论主体能力》,载《哲学研究》,1985(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7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5、12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38—3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9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同上书,54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4][苏]Φ·B·康斯坦丁诺夫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过程理论》,72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3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5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1]夏甄陶:《认识论引论》,21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2]《列宁全集》第55卷,23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3]同上书,233页。

[24][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4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5][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12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6][英]罗素:《人类的知识》,72、7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8]转引自[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140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9][英]罗素:《人类的知识》,7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0][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153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56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3]《列宁全集》第25卷,11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