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人的发展与解放的旨趣02(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2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18]同上书,第346页。

[19][日]柄谷行人:《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日]中田友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2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11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8页。

[2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23]同上书,第145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

[2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页。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4页。

[29][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30][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0页。

[3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32]参见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第46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34]同上书,第275页。

[35][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2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5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8、83页。

[39][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40][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5页。

[41]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42]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第49页。

[43][日]柄谷行人:《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日]中田友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44]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页。

[45]同上书,第125页。

[4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47]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48]参见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第48页。

[49][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1页。

[50][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页。

[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