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历史意识(第2页)
第四,历史意识具有反思和批判的内涵。历史意识作为人的自我认识、自我理解,并不能像历史主义所理解的那样仅仅被归结为以一种历史的态度去面对人类的过去,其更深层的内涵在于在面对人类的过去之时所应持的一种反思和批判的态度。因为作为自我创造、自我生成的历史性的存在,人面对自己的过去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得关于已经逝去的生活的知识,了解自己的过去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人的现世生活,并思考人类未来生活的可能性。因此在面对逝去的生活的时候,必须持一种反思和批判的态度,以明确人类对自身生活方式选择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是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哪些方面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另一方面,只有持一种反思和批判的态度去面对历史,才能真正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现实的社会生活作为人类历史性活动的结果,只有在反观人类发展的历程的基础上才能被深入地理解和合适地评价,同时,对现实的社会生活给予合适的评价,而对现实的社会生活的理解同样为我们理解、评价历史提供了一个基点,而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正确理解和评价则为我们在面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多种可能性时进行的选择提供一个坚实的立足点。因此,无论是对于理解人类的历史和现实生活,还是对于人类未来的生活规划来说,反思和批判都应成为历史意识的重要内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2]同上书,第9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124页。
[4]同上书,第126页。
[5]同上书,第123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8]同上书,第82页。
[9][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1页。
[17]同上书,第118-119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9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9、128页。
[21][德]宙恩·吕森:《赋予时间意义》,《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