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基本内容02(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的,在实践方面是工业和生产,而在理论的科学方面,则是“工艺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大工业的原则是,首先不管人的手怎样,把每一个生产过程本身分解成各个构成要素,从而创立了工艺学这门完全现代的科学。社会生产过程的五光十色的、似无联系的和已经固定化的形态,分解成为自然科学的自觉按计划的和为取得预期有用效果而系统分类的应用。工艺学也揭示了为数不多的重大的基本运动形式,尽管所使用的工具多种多样,人体的一切生产活动必然在这些形式中进行,正像机器虽然异常复杂,力学仍会看出它们不过是简单机械力的不断重复一样。”[75]马克思这里说的“工艺学”,是关于工业生产的各种过程和各个环节的工艺的,它表征的是各个生产环节的结合方式和运作状态,它们是人们按照机器系统或生产过程的系统分类有计划地和为了取得有用效果而对自然科学的应用。它包含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工程技术学”,但又比之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和内容。马克思说:“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76]因此,马克思的“工艺学”是一个囊括和覆盖了现代的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人文学诸学科和领域的概念,它既包括了自然科学原理应用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方面,也包括了人对产品、工程的各种目的和多样化的价值需求,包含着人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观念,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统一。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43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66-667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7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5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302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1页。

[13]同上书,第34页。

[14]同上书,第285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2、576、570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0页。

[18]同上书,第598页。

[19]同上书,第572页。

[20]同上书,第570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98页。

[22]同上书,第571页。

[2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7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1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注。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2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29]同上书,第16页。

[30]《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1-112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2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3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35]同上书,第72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