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当代辩证法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范畴02(第3页)
[7]杭之:《一苇集》,9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8]杭之:《一苇集》,3—4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9][德]卡西尔:《启蒙哲学》,3、11、12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10]《列宁全集》第55卷,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1][德]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2][法]保罗·富尔基埃:《存在主义》,50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3][英]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3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4][美]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32、91、34页,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15][美]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11页,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16][德]卡西尔:《人论》,263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7]参见[德]卡西尔:《人论》,275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8][美]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162页,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19]同上书,89页。
[20][美]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495页,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21]转引自夏禹龙、刘吉:《科学学基础》,5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4][美]莫尔顿·怀特:《分析的时代》,24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5]参见《列宁全集》第55卷,3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6][英]麦基编:《思想家》,182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27]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5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8][德]卡西尔:《人论》,143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9]参见欧阳康:《生存与发展:当代哲学主题及其合理性》,载《哲学研究》,2001(12)。
[30][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17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2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3]《列宁全集》第55卷,3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4][德]伽达默尔:《赞美理论》,46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35][德]伽达默尔:《赞美理论》,21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