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韦伯社会理论比较研究
郑飞其他已完结
本书围绕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深入阐释了马克思与韦伯的现代性社会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比较。本书将现代性批判确立为马克思与韦伯思想共同的问题域,充分利用马克思与韦伯各个时期的主要著作来把握其理论发展的逻辑线索,而不是依据某一时期的某种观点,或者是某一著作中的某一论断,力求实现一种总体性的比较研究,从而避免了以往研究的“零散”状态。2018年,本书获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马克斯韦伯提出什么社会学理论 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思想 马克斯韦伯与经济社会学思想 马克斯韦伯法社会学主要思想 马克斯韦伯理论的核心问题
最新章节:后记 在学术与政治之间
更新时间:2025-11-26 15:18:54
- 后记 在学术与政治之间
- 参考文献
- 启蒙 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复杂性理解02
- 启蒙 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复杂性理解
- 现代性辩证法视野中的现代性批判 卢卡奇哲学思想评析
- 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 论韦伯的文化论研究
- 文化论与制度论的统一 论韦伯学说的思想主题
- 意识形态批判的谱系 马克思韦伯与卢卡奇
- 马克思与技术批判
- 从异化到物化 马克思的现代性社会关系批判
- 附录 在马克思与韦伯之间
- 结语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序言 走近真实的马克思与韦伯
- 导论
- 第一章 现代性批判 马克思与韦伯比较研究的问题域
- 第一节 马克思与韦伯比较研究的前提
- 第二节 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
- 第二章 现代性批判的存在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现代性存在论基础的研究
- 第二节 韦伯关于现代性存在论基础的研究
- 第三节 现代性存在论基础的同与异
- 第三章 现代性与意识形态批判
- 第一节 马克思与意识形态批判
- 第二节 韦伯与意识形态批判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与韦伯意识形态批判的比较
- 第四章 社会关系领域的物化与社会批判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
- 第二节 韦伯的社会批判理论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与韦伯社会批判理论的比较
- 第五章 生产过程领域的物化与技术批判
- 第一节 马克思对生产技术的追问
- 第二节 韦伯与技术批判理论的兴起
- 第三节 马克思与韦伯技术批判的比较
- 第六章 马克思与韦伯比较的效应史考察
- 第一节 从经典社会理论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二节 探寻马克思与韦伯综合的可能性视域
- 第三节 韦伯思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第四节 韦伯命题与复杂现代性
- 结语
- 附录 在马克思与韦伯之间
- 从异化到物化 马克思的现代性社会关系批判
- 马克思与技术批判
- 意识形态批判的谱系 马克思韦伯与卢卡奇
- 文化论与制度论的统一 论韦伯学说的思想主题
- 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 论韦伯的文化论研究
- 现代性辩证法视野中的现代性批判 卢卡奇哲学思想评析
- 启蒙 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复杂性理解
- 启蒙 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复杂性理解02
- 参考文献
- 后记 在学术与政治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