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资源环境特征(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营口市是东北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花岗岩俗称花岗石,结构均匀,质地坚实,颜色美观,为优质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营口市花岗岩出露面积约900km2,主要分布在盖州市南部的16个乡镇内,大石桥市境内出露面积约20km2。全地区总储量为250×108m3,正在开采利用的储量为22×108m3,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花岗岩生产基地。营口花岗岩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似斑状中—中粗粒花岗岩、中粗粒花岗闪长岩、粗粒花岗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等。其中盖州市花岗岩石材国内外闻名,现有大小采石场68个,年产量100×104~159×104m3。产品有各种楼房基石、路崖石、囤底石、矿井石、碑石、纪念碑(塔)基石、耐酸槽石和各种抛光饰面板材等,大量销往国内各地,并批量出口,特别是黑色花岗石更受国内外用户的青睐。

7。钴矿

营口市是辽宁省唯一的钴矿产地。营口市的铜、钴矿产地共有5处,主要分布在大石桥市境内,盖州市1处。已探明储量的有2处。估计矿石量538×104t,钴金属量2023t。钴平均品位0。038%,矿石工业类型为铜钴硫化矿石。

8。硼矿

营口市的硼矿保有储量占绝对优势,主要产地分布在大石桥市黄土岭乡后仙峪村和吕王乡冯家堡子。硼矿保有储量居辽宁省第二位,是营口市的优势矿产之一。后仙峪硼矿床共见4条矿化带,其中2号矿化带规模最大,矿化最好,是辽宁省开采条件较好的富硼矿。以富含遂安石为主要特征,矿石的矿组成主要有硼镁石、燧安石、硼镁铁矿3种。

三、海洋资源丰富

辽南地区浅海面积(10m等深线以内)约4。7×104hm2亩,潮间带滩涂面积约13。3×104hm2,现已开发利用约15%。海洋矿产资源品种多,探明储量较丰富,海洋能源蕴藏量较大,海洋生物经济种类80多种。该区还是全国主要芦苇、海盐产区。

营口市西濒临渤海辽东湾,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大,有96km海岸线,近海滩涂逾1。1×104hm2,各类水产品80多种,百里盐田年产海盐80×104t,近靠辽河油田,近海和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水产品以东方对虾、螃蟹和中华鳌绒河蟹著称。

大连三面环海,一面靠山,拥有1906km的海岸线和226个各具特色的岛屿,领海基线以内属于大连管理的海域面积约为2。3×104km2。大海孕育了大连的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环境、海洋资源。大连的鲍鱼、对虾等海洋珍品远销海外,虾夷扇贝和裙带菜等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

1。海洋能源

“海洋能”包括潮汐、海流、波浪、海洋温度、盐度差等能源。与开发石油、水电和核能相比,开发海洋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大连三面环海,海岸线较长,具有丰富的海洋能,沿海可开发的潮汐电站装机容量预计可达6000kW,年发电量可达12×108kW·h。

2。海洋生物资源

辽南地区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大连市盛产海参、海胆、鲍鱼等名贵海产品。皱纹盘鲍、刺参、扇贝、对虾、裙带菜等资源量大、质优闻名海内外。南部沿海和长山群岛基岩岸段是海珍品的主要产地。营口近岸海域是辽东湾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生产力较高。海产品种类齐全,有经济鱼、虾、贝、蟹、海蜇等80多个品种。海产品捕捞量居辽宁省第三,海蜇产量居辽宁省第一。该区域历史上为多种海洋经济生物的栖息繁殖和生长的场所,盛产中国毛虾、鲈鱼、小黄鱼等经济生物,此外海蜇、文蛤、四角蛤蜊、沙蚬子等资源也很丰富。

3。滨海旅游资源

大连拥有众多的优良港湾,港湾的基岩岸段长950km。山、海、岛、礁等地貌奇观组成了大连颇为独特的自然景观,也使大连拥有了众多的滨海公园、海水浴场、度假区等旅游资源。其中闻名遐迩的星海湾、海洋极地馆、圣亚海洋世界、金石滩等景观,营造出浓烈的海洋文化氛围。大连漫长曲折的海岸线造就了60余处优良的天然海水浴场,这里沙软滩平、阳光充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4。滩涂及海湾资源

辽南沿海滩涂面积广阔。大连市现有滩涂660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2%,黄海与渤海沿岸均有分布。沿海滩涂潮汐换水条件好,有利于发展对虾和贝类养殖。渤海滩涂属淤泥质,渗透力好,有利于建设盐田,大连有宜盐滩涂220km2。营口海岸线长96。5km,沿海滩涂广阔,浅海水质肥沃,全市滩涂面积有131。2km2,已开发利用面积为45。8%。营口小海湾自北向南主要有营盖海湾、望海寨湾、熊岳河湾、白沙湾。

5。盐业资源

营口市共有盐田面积210。5km2,“百里盐田”居全省之首,盐化产量全省第一,是我国著名的盐区之一,主要分布在营口市南部的老边区,年产盐80×104t,精盐15×104t,粉洗盐10×104t,氯化镁1×104t,溴素530t,氢溴酸1000t,年产值12×108元,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和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1]1克拉=0。2g。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