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历史学何以成为一门科学(第2页)
[17]文德尔班:《历史与自然科学》,洪谦:《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9页。
[18]文德尔班:《历史与自然科学》,洪谦:《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9页。
[19]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页。
[20]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8页。
[21]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1页。
[22]《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582页。
[23]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上卷,第28页。
[24]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上卷,第29页。
[25]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6页。
[26]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5页。
[27]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6页。
[28]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3页。
[29]参见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6页。
[30]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31页。
[31]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37页。
[32]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40页。
[33]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中译本序,第9页。
[34]文德尔班:《历史与自然科学》,洪谦:《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3页。
[35]文德尔班:《历史与自然科学》,洪谦:《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4页。
[36]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2页。
[37]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9页。
[38]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0页。
[39]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白然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4页。
[40]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笫71页。
[41]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6页。
[42]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7页。
[43]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43~244页。
[44]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61页。
[45]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