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破茧前夕(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高烧过后,秦伍请了三天病假。这三天里,唐婉诗让人送去了清淡的粥品和水果,附带的便签上只有简短的「好好休息」四个字。没有过多的关切,却也不再是之前那种公式化的疏离。

秦伍回复的短信也变得简单,不再有那些小心翼翼的表情符号和过度的感激,只是「收到,谢谢唐小姐」、「好多了,请放心」。

一种新的平衡,在暴雨之夜的真情流露后,悄然建立。那堵透明的墙似乎还在,但墙上开了一扇窗,允许更真实的气流通过。

唐婉诗的生活重心依旧完全倾注在“破茧”项目上。内部障碍被肃清后,项目的推进速度一日千里。样衣的最终版已经确定,模特选拔、秀场设计、媒体邀请等环节全面启动。整个“华裳”都像一张逐渐拉满的弓,紧绷地等待着那支名为“破茧”的箭离弦的那一刻。

压力也与日俱增。唐禹哲虽然表面上给予了全力支持,但每次进度汇报会上,他审视的目光依旧带着权衡与考量。外界对“华裳”这场号称“颠覆性”的秀议论纷纷,期待者有之,等着看笑话的更多。

这天下午,唐婉诗正在与秀场导演核对最后的动线设计,助理匆匆进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唐婉诗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对导演点了点头:“就按这个方案,细节部分我们再邮件确认。”

导演离开后,她看向助理:“消息确切?”

“确切。”助理脸色凝重,“‘风尚评论’的主编亲自放出的口风,说明天的专栏会重点‘探讨’知名品牌过度追求形式创新而忽略品牌内核的风险,虽然没有点名,但圈内人都知道指的是我们。”

“风尚评论”是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其主编以眼光毒辣、评论刻薄著称。被他盯上,绝不是什么好事。如果在秀前被这样有分量的媒体唱衰,对舆论和士气的打击将是巨大的。

“知道了。”唐婉诗挥挥手让助理出去。她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蝼蚁般的人群和车流。阳光很好,她却感到一丝寒意。这是“破茧”面临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凶险的一道关卡——舆论关。

她坐回办公桌后,打开电脑,调出“风尚评论”主编历年的专栏文章和公开演讲视频,试图从中找到突破口。但对方是老江湖,观点犀利,逻辑严密,很难找到明显的漏洞进行反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淡。唐婉诗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熟悉的疲惫和……孤独。这种时候,她连一个可以毫无顾忌商量的人都没有。唐禹哲?他只会考虑如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甚至可能已经在思考万一失败如何切割。龙海天?他除了表达愤慨和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封口”建议,毫无用处。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最终停在了秦伍的名字上。

秦伍今天刚回杂志社上班。她的病似乎真的好了,但唐婉诗知道,有些东西不一样了。她们之间,多了一份基于真实认知的、脆弱的默契。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拨通了电话。

“唐小姐?”秦伍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工作状态下的干练,但底色依旧是柔软的。

“打扰你工作了吗?”唐婉诗问。

“没有,刚开完会。您请说。”

唐婉诗将“风尚评论”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没有流露太多情绪,只是陈述事实。“……你有什么看法?”她最后问道,语气是纯粹的征询。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快速思考和整合信息。唐婉诗能听到轻微的键盘敲击声。

“这位主编,我采访过他一次。”秦伍的声音再次响起,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他非常自负,极其看重自己的‘行业标杆’地位。他抨击别人,往往不是因为对方真的不好,而是因为对方的‘新’可能动摇他赖以成名的‘旧’标准。他享受的,是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批判快感。”

唐婉诗静静地听着,秦伍的分析角度,与她之前纯粹的商业逻辑分析完全不同,更侧重于人性洞察。

“所以,传统的公关沟通、数据说服,对他可能效果有限,甚至可能激起他更强的反驳欲。”秦伍继续说,“或许……可以换个方式。”

“什么方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