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将明(第3页)
"娘娘,"阮嬷嬷喜极而泣,"陛下用空城计诱敌深入,在竟陵大破西魏军!"
她手中的香灰落在手背,烫出一枚红痕。
然而喜悦没有持续多久。三月末,江北传来噩耗:方等中箭受伤!
徐昭佩当场就要备马出宫,被王僧辩拦下:"娘娘!陛下有旨,请娘娘坐镇建康!"
"他伤得如何?"
"箭伤在肩,太医说。。。说若再偏三分。。。"
徐昭佩跌坐在椅上。前世方等战死沙场的画面又一次浮现眼前。
当夜,她秘密召见陈嬷嬷:"本宫要北上的事,不可让第四人知晓。"
老嬷嬷跪地劝阻:"娘娘!建康需要您坐镇啊!"
"没有等儿,要这建康何用?"她取出私印,"去准备吧。"
然而就在出发前夜,江北又传捷报:方等带伤指挥,全歼西魏主力!
随捷报而来的,还有儿子的亲笔信。信上只有一行字:"儿臣无恙,母后勿念。江山社稷,还需母后守护。"
她握着信纸,在灯下坐了整夜。
四月八日佛诞,方等凯旋。少年天子左肩还裹着纱布,却坚持要步行入城。当万民夹道欢呼"万岁"时,徐昭佩在城楼上泪流满面。
"母后,"方等登上城楼,朝她深深一揖,"儿臣幸不辱命。"
她扶起儿子,指尖轻触他肩上的伤处:"还疼吗?"
少年天子微笑摇头。夕阳将母子二人的身影投在朱雀大街上,一如当年从江陵还都时的光景。
当夜,方等来瑶光殿请安。烛光下,他取出一个木盒:"这是儿臣在江北得的。"
盒中是一株枯黄的野草。
"这是。。。"
"儿臣中箭时,就倒在这种草上。"方等的语气平静,"太医说,是这草的汁液止了血。"
徐昭佩轻轻抚摸干枯的草叶。前世方等战死时,身边是否也有这样一株救命的野草?
"等儿,"她忽然问,"你可曾恨过母后?"
少年天子怔住:"母后何出此言?"
"这些年,母后逼你读书习武,逼你担起江山。。。"她声音微颤,"你可曾觉得辛苦?"
方等跪下来,将头枕在她膝上:"儿臣只知道,若没有母后,便没有今日的方等。"
殿外更鼓声声,烛泪点点。徐昭佩轻抚儿子的发顶,忽然明白——这一世,她真的改变了什么。
至少她的等儿,平安长大了。
至于前路。。。就交给年轻人去吧。
她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轻轻哼起江陵小调。那是方等幼时,她常哄他入睡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