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背水之战与无声的破茧(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陆止安那句“12小时”的命令,像一道冰冷的闪电劈开了周予安的绝望。没有退路,没有借口,只有必须完成的目标。他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恐惧和杂念强行压下,眼神重新聚焦在屏幕上,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出密集而精准的节奏。

他不再是一个人战斗。陆止安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调试,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后盾。周予安能感觉到,在他身后,整个实验室的资源正在被陆止安以最高效率调动起来。当他需要测试一个极端假设时,远超本地算力的云端资源几乎在几分钟内就准备就绪;当他需要查阅某个冷门的底层协议文档时,相关的资料链接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的工作台共享区。

这是一种无声的支援,精准、高效,不带任何情绪,却给了周予安莫大的底气。他知道,陆止安在用他自己的方式,为他扫清障碍,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最核心的攻坚点上。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实验室里只有键盘声和服务器风扇的嗡鸣。周予安全神贯注,大脑高速运转,尝试着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排除,再尝试。汗水浸湿了他的额发,但他浑然不觉。陆止安则坐在不远处,处理着其他事务,但周予安能感觉到,他的注意力始终有一部分锁定在自己这边,像一台精密雷达,监控着整个战局。

“家规”中的“沟通义务”在此刻被周予安严格执行。每尝试一种重要思路,无论成败,他都会用最简洁的语言向陆止安汇报进展和关键数据。陆止安的回应同样简洁,有时是一个“继续”,有时是指出一个潜在的逻辑漏洞,有时是提供一个更优的参考方向。这种高效、不带冗余情绪的交流,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效率。

在连续奋战了八个小时后,周予安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核心症结——一个极其隐蔽的、由大会演示环境特定硬件驱动引起的内存管理冲突。找到问题只是第一步,如何在不影响核心功能的前提下快速修复,才是真正的挑战。此时,距离出发只剩不到四小时。

周予安的体力和精力都接近极限,眼皮沉重,手指发僵。就在他感到一阵眩晕,几乎要撑不住时,一杯冒着热气的、浓度极高的黑咖啡被放在了他手边。

他抬起头,看到陆止安站在旁边,目光落在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和苍白的脸上。

“补充能量。最后阶段,保持清醒比盲目尝试更重要。”陆止安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周予安却从中听出了一丝极难察觉的……关切?

他端起咖啡,滚烫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苦涩的味道刺激着神经,带来短暂的清醒。他没有道谢,此刻任何多余的言语都是浪费。他只是重重地点了下头,重新投入战斗。

这杯咖啡像一针强心剂。在最后的三小时里,周予安爆发出惊人的潜力,结合陆止安提供的一个关于内存屏障(MemoryBarrier)使用的关键提示,他设计出了一个极其巧妙的临时补丁方案。在最后关头,他成功将补丁部署完成,并通过了严苛的模拟测试。

当屏幕上终于出现“测试通过”的绿色提示时,周予安整个人虚脱般地瘫倒在椅子上,连抬起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窗外,天光已经微亮。

陆止安走到他身边,快速浏览了最终代码和测试报告。片刻后,他合上电脑,看向几乎要睡着的周予安。

“问题解决。方案记录在案,后续优化。”他宣布结果,语气没有任何波澜,仿佛这只是完成了一项再普通不过的工作。

但周予安却从这极致的平静中,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肯定。陆止安没有表扬,因为完美的结果本身就是最高的褒奖。

“现在,”陆止安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一丝不容置疑的力度,“去休息室,躺下。飞机上还有时间复盘。”

这不是建议,是命令。属于“自我管理”中健康维度的命令。

周予安已经没有力气反抗或思考,他顺从地站起身,脚步虚浮地走向休息室。在他经过陆止安身边时,陆止安突然伸出手,极快地、在他因为长时间紧绷而僵硬的后颈上按了一下。

那一下力道不轻不重,带着一种奇特的安抚意味,瞬间缓解了肌肉的酸胀。周予安全身一颤,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涩感猛地冲上鼻腔。他没有回头,加快脚步走进了休息室,关上门,背靠着门板,眼泪毫无征兆地滚落下来。

这不是委屈的泪,也不是痛苦的泪。而是一种在极限压力后被最信任的人稳稳接住、被一种近乎笨拙的方式关怀时,产生的巨大情感冲击。陆止安的那一按,比任何语言都更直接地传达了一个信息:我看到了你的努力,我认可你的成果,现在,你的任务是恢复。

这超越了规训,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基于并肩作战后产生的理解和体恤。

休息室外,陆止安静静地站了一会儿,听着里面隐约传来的、极力压抑的抽泣声,眼神深处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波动。他转身,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出发的行李,将周予安的证件和资料仔细检查后放入包中。

当周予安洗了把脸,红着眼睛走出休息室时,陆止安已经将一切准备妥当。他递给周予安一个保温杯:“葡萄糖水。路上喝。”

没有追问,没有安慰,只有最实际的照顾。

出发前往机场的路上,两人都很沉默。周予安靠着车窗,疲惫至极,却毫无睡意。他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内心充满了劫后余生般的平静与一种崭新的认知。

经过这一夜,他清晰地感受到,他和陆止安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质变。他们不再是简单的“规训者”与“被规训者”,而是共同面对挑战、彼此信赖的战友。惩罚的阴影已然远去,家规的内化使得外在约束成为内在准则,而调教的最终目的——塑造一个强大、独立、可靠的个体——似乎已触手可及。

陆止安用最严酷的方式打磨他,也在最关键时刻给予他最坚实的支撑。这背水一战,不仅解决了技术危机,更彻底打破了横亘在两人之间最后的那层无形壁垒。

破晓时分,飞机冲向云端。周予安看着身旁闭目养神的陆止安冷峻的侧脸,心中一片澄澈。他知道,CHI的舞台不再可怕。因为无论面对什么,他都已经不再是孤身一人。真正的成长,是在疼痛与守护中,完成了灵魂的破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