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太医院隔岸观火(第1页)
翊坤宫那场问罪,最终在端妃的介入下不了了之。华妃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暂时按下。然而,安陵容深知,以华妃睚眦必报的性子,此事绝不可能轻易揭过。她未能从自己这里找到突破口,必然会将所有的怒火与怀疑,转向另一个目标——太医院。
果然,不过两三日,宫中便隐隐有风声传出,道是华妃娘娘因着元宵夜宴之事,对太医院供奉的药材及平日请脉诊疗,都起了疑心,几次三番召见院判章弥,言语间颇多敲打,甚至以“庸医误人”为由,斥责了两位平日里负责为翊坤宫请脉的太医。
太医院上下,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章弥院判更是焦头烂额,既要应对华妃的刁难,又要维持太医院的体面,还得小心平衡着背后可能牵扯到的各方势力。
这一切,自然都落在了安陵容眼中。她依旧每日安静地去景仁宫请安,打理着份内的香料采买,仿佛对太医院的风波一无所知。但私下里,她却通过宝鹊那条暗线,密切关注着太医院的动向,尤其是那位与之前“醉鸦草”事件可能有关的章弥院判。
宝鹊传来的消息证实,章弥近日压力极大,华妃甚至派人暗中查探他家中产业与往来人情。而章弥似乎也并非全然被动,曾几次秘密前往养心殿求见皇帝,只是不知具体所为何事。
安陵容心中明了,华妃这是要借题发挥,彻底清查太医院,一方面是为了报复夜宴“失仪”之辱,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想借此机会,将自己的人安插进去,或是揪出某些不听话的,比如可能与端妃或是其他势力有所牵连的太医。
这正是安陵容想要看到的局面。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她不需要亲自下场,只需静观其变,等待华妃与太医院背后那股势力两败俱伤,或是……逼得那股势力露出更多马脚。
她甚至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再暗中添上一把柴。
这日,安陵容依例前往长春宫送新调的香囊。端妃的气色似乎比前些时日更差了些,靠在暖榻上,连说话的力气都仿佛弱了几分。
“有劳安答应费心。”端妃声音低哑,示意宫女收下香囊,“本宫这身子,怕是又要静养一段时日了。”
安陵容心中一动,端妃这是在暗示她近期要更加低调,还是要她做些什么?她恭敬回道:“娘娘凤体要紧,定能早日康复。臣妾近日翻阅医书,见有古方提及,以特定年份的雪水烹煮某些安神药材,或可增强药效,宁神静气。只是这雪水难得,需是去岁腊月第一场新雪,且需以玉瓮珍藏,不受凡尘沾染……”
她看似是在关心端妃病情,提供调养建议,实则是在传递一个信息——她注意到了某些与药材、年份相关的细节,并且,她有渠道可以获取这些“难得”之物。这是在展示自己的能力,也是在试探端妃是否需要她在这方面提供帮助。
端妃半阖的眼眸微微睁开一条缝,看了安陵容一眼,那目光深沉,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她并未接安陵容关于雪水的话头,只淡淡地道:“安答应有心了。只是太医嘱咐,本宫之疾,重在静养,不宜滥用偏方。倒是你……”她顿了顿,似是无意地道,“风浪将起,自身为要。”
安陵容心头一震。端妃这是在提醒她,太医院的风波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浪还在后面,让她务必先保全自身。
“臣妾谨记娘娘教诲。”安陵容垂首应道。
从长春宫出来,安陵容反复咀嚼着端妃的话。“风浪将起”,是指华妃与太医院的冲突会升级?还是指皇帝会有新的动作?抑或是……一直隐藏在幕后的黑手,将要浮出水面?
无论如何,她都需要加快步伐了。
回到延禧宫,她立刻通过暗线给宝鹊传递了新的指令:重点留意章弥院判与其家眷近日动向,尤其是其与宫外特定人员(暗示与“百草轩”或皮货商有关联者)的接触。
她要趁着华妃制造的这场东风,将太医院那潭水,搅得更浑,看看底下,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与此同时,她也开始不动声色地整顿自己负责的香料采买事务。她借着华妃质疑香料品质的由头,向皇后请旨,要求对广储司库存的部分香料进行重新核查,尤其是那些年份较久、或是来源特殊的品类。此举看似是为了撇清责任,证明自己差事无误,实则是想借机清查库房,看看能否找到与“醉鸦草”或是其他可疑之物相关的蛛丝马迹。
皇后对此不置可否,只让她“酌情办理”。
安陵容知道,皇后乐见华妃与太医院争斗,也乐见她这个“懂事”的安答应主动跳出来搅动局势,以便浑水摸鱼。
风起太医院,各方云动。
安陵容站在自己院中,看着那株已然盛放、冷香四溢的腊梅。
她不再是被动卷入风暴的鹌鹑。
如今,她也要做那隔岸观火,并伺机趁火打劫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