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路青云(第2页)
他认真地听着,仔细地记着每一个步骤,不懂就问,态度谦逊而真诚:“谢谢班长,谢谢李想同学。我以前没用过这些,可能要多麻烦你们了。”
这份坦然承认不足、积极学习的态度,反而赢得了室友们的好感。
他很快调整好心态,将这份不适应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他的生活迅速变得极其规律: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
每天清晨,当室友还在睡梦中,他就悄悄起床,在宿舍楼下的林荫道旁借着微光晨读英语;晚上熄灯后,他会打开自备的小台灯,继续刷题到深夜。
然而,第一次月考的成绩,给了陆青当头一棒。他排在班级倒数第五!广深一中的教学进度、深度和广度,远非青阳市重点可比,尤其是英语听力和理科的拓展内容,很多知识点他甚至是第一次接触。
看着成绩单上刺眼的排名,陆青抿紧了嘴唇,但眼神里没有气馁,只有更加沉静的火焰。
他仔仔细细地分析每一科的错题,将错题原因、知识点漏洞、解题思路都工整地整理在错题本上。课间和午休,他不再是独自看书,而是拿着错题本,主动去找老师请教。
或者向同桌周启航、甚至前座那位扎着马尾辫、成绩优异的学委凌漪请教。
凌漪起初有些惊讶,但见陆青态度极其认真,问题也切中要害,便也耐心解答。
他听不懂同学口中的新潮流行词语,就安静地听着,偶尔会问一句:“不好意思,‘漫展cos’是什么意思?”
得到解释后,他会认真地点点头:“谢谢,我之前没听过。”态度自然大方,没有丝毫窘迫。
真正的冲击,来自日常生活细节的对比。课间,同学们讨论着周末去新开的“绿茵阁”吃西餐,展示着最新款的彩屏手机,或者抱怨着爸妈又给报了什么昂贵的雅思托福班。
一次,李想指着自己脚上崭新的气垫篮球鞋,得意地对旁人说:“耐克的限量款,我爸托人从香港带的,小五百呢!”
五百块!陆青捏紧了手中的笔,他脚上这双洗得发白的回力运动鞋,是陈伯用省下的钱,,特意去青阳市百货大楼买的,花了三十五元!
是他穿过最贵、最结实的一双鞋!陆青无比珍惜,每晚都会仔细擦拭鞋面的灰尘。
巨大的消费观念差异,像一道无形的鸿沟横亘在他和同学之间,心里泛起一阵难以言喻的酸涩。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有些东西,从出生起就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很快被他压了下去。他深知,沉溺于无意义的比较只会徒增烦恼。
他选择将目光投向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从《平凡的世界》到《时间简史》,在文字的世界里寻找慰藉和答案。
陆青告诉自己:接受无法改变的,专注于自己能掌控的——学习。
一次课间闲聊,一个没心没肺的同学随口问他:“陆青,你怎么还用这种蓝屏的直板机啊?连和弦铃声都没有。你爸妈没给你换彩屏的吗?”
空气瞬间安静了一下,几个知道点情况的同学面露尴尬。
陆青抬起头,脸上没什么波澜,语气平静得像在说别人的事:“我没有父母。我是福利院长大的。”
问话的同学瞬间闹了个大红脸,手足无措地道歉:“啊?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知道……”
“没关系。”陆青淡淡地摇了摇头,甚至还微微扯了下嘴角,“只是好奇问问而已。”
他的坦然和豁达,反而让那点尴尬烟消云散,也让周围听到的同学对他投去了新的目光。
很快,关于他身世的消息在班里小范围传开。班主任秦老师也特意找了班长周启航、学习委员凌漪等几个班干部,简单说明了陆青的特殊情况,希望大家在生活上多关照一下,同时注意方式方法,维护他的自尊心。
同学们得知后,都默契地给予了无声的关怀。收班费购买统一的学习资料时,周启航会主动说:“陆青那份先记我账上,秦老师说他家长担心他乱花钱,零花钱统一由老师保管。”
需要统一购买课外辅导书或参加需要费用的集体活动时,凌漪也会悄悄把陆青的名字勾上。
费用由班费先行垫付(实际上是几个班干部商量后平摊了),回头再找秦老师“报销”(秦老师会从学校给特困生的专项补助里走账)。
陆青心知肚明,但他没有点破,也没有拒绝这份小心翼翼的善意。他默默记在心里,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他像一块沉默却高效的海绵,安静地吸收着周围的一切。智能学习面板的使用他也很快上手,甚至摸索出了一些比手抄更高效的电子笔记方法。
同学们谈论《传奇》网游、讨论《流星花园》的剧情、争论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哪个牌子更酷、计划着假期参加新东方英语夏令营。
这些离他无比遥远的世界,他只是安静地听着,脸上带着淡淡的、理解的微笑,不懂的地方也不装懂,偶尔问一句,得到解答后便真诚地道谢。
时间在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声中,在智能面板光标的闪烁间,悄然流逝。第二次月考,陆青的成绩艰难地爬到了班级中游。
当他看到排名时,只是轻轻呼出一口气,然后再次拿出了那个厚厚的错题本。他知道,路还很长。
属于他在广深一中的战斗,这场与知识、与差距、也与自己内心较量的战斗,才刚刚拉开序幕。
窗外,广深市的夜空被霓虹灯染成一片瑰丽的颜色,映照着他沉静而执着的侧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