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决胜一战(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与此同时,项目组内部的核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青云梯计划主负责人亲自过问,阻力果然很大,来自青阳市方面的压力电话不断。

当核查人员调取原始档案,对比笔试试卷笔迹、面试录像和评分记录时,真相一目了然:陆青的成绩真实有效,张廷皓的成绩和面试表现根本达不到录取标准!替换名单的操作,是赤裸裸的舞弊!

就在项目组顶着压力准备纠错时,那家都市报的报道标题尖锐得像把刀子——《“青云梯”变“青云路”?寒门学子录取名额疑被副市长之子顶替!》,字字戳心。

紧接着,香江电视台的独家采访和那份关键录音,更是如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将所有的狡辩和遮掩都炸得粉碎。

消息像长了翅膀,扑棱棱地飞遍了香江的大街小巷,又借着电波和网络,瞬间席卷了内地。

舆论彻底沸腾了。“教育公平”、“寒门难出贵子”、“权力腐败”……一个个沉重的话题被高高顶起,在网络上掀起滔天巨浪。

无数双眼睛盯着青阳,盯着省教育厅,盯着那原本不为人知的“青云梯计划”。

在汹涌的民意和铁证面前,原本厚重的“阻力”开始冰消雪融。省教育厅的反应迅速得超乎想象,一份措辞严谨、态度明确的公告很快发布:

经核查,青阳市考生陆青成绩真实有效,录取资格无误。青阳市考生张廷皓不符合录取条件,其录取信息属违规操作,予以撤销。相关责任人、涉事工作人员,将面临严肃处理!

“陆青”这个名字,在经历了被无情抹去又奋力挣扎后,终于堂堂正正地,重新镌刻在了“青云梯计划”的录取名单之上。

电话响起时,陆青正待在陈大佬安排的临时住所里,窗外是香江永远喧嚣的车流人潮。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那个他铭记于心的号码。

“何先生。”他接起电话,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紧绷。

电话那头,何晏洲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的沉稳:“陆青,省教育厅的公告,看到了吗?”

“嗯,刚看到。”陆青轻声回答,握着电话的手指微微用力。

“那就好。”何晏洲顿了顿,语气变得格外郑重,“我代表项目组,也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你正式道歉。是我们的工作出现了重大疏漏,让你承受了本不该有的不公和压力,对不起。”

这句“对不起”,陆青等了太久。可当它真从何晏洲口中说出时,他心里翻涌的却不是委屈,而是沉甸甸的感激。

他比谁都清楚,舆论的喧嚣固然重要,但那只是点燃干柴的火星。真正在烈焰中顶住压力,一寸一寸拨开迷雾,将真相硬生生拖到阳光下的,是何晏洲这些秉持公心、不畏权势的人。

是何晏洲,赌上了他自己的前程,才换来了这个“迟到的正义”。

“何先生,谢谢您。”陆青话语清晰而恳切地说道,“真的,非常感谢您。我知道,没有您,不会有这个结果。”

何晏洲在电话那头似乎愣了一下,随即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这是我的职责。陆青,你是个好苗子,好好准备,广深市见。”

“广深市见。”陆青重复着这四个字,感觉它们重若千钧。

挂断电话,他在原地站了许久。尘埃落定,却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只有一种近乎虚脱的疲惫,以及一种踩在云端般的不真实感。他赢了,赢得了一场他从未想过要参与,却几乎压上所有的战争。

离开香江的前一天,陆青特意去买了果篮。不是多么贵重的东西,但是他此刻能拿出的、最能表达心意的东西。他要去向陈大佬道别和致谢。

再次来到那间熟悉的□□客厅,陈大佬依旧坐在老位置,慢条斯理地品着茶。看到陆青提着果篮进来,他抬了抬眼皮,脸上没什么表情。

“陈先生,我明天就回春城市了。”

陆青将果篮轻轻放在桌边,站得笔直,语气恭敬,“这次真的非常感谢您帮忙,这份恩情,我陆青记在心里。我一定会好好读书,为国效力,不会辜负您和其他帮我的人!”

陈大佬放下茶杯,目光在陆青脸上停留了片刻。

少年人的眼神干净,带着历经变故后的沉静和坚定。他混迹江湖半生,见惯了人性鬼蜮,对所谓“报效国家”的漂亮话早已免疫,但不知为何,眼前这个后生仔说的话,他却有几分相信。

或许是因为这后生仔确实够胆色,有脑子,做事还懂得留余地、知感恩。

“后生仔,有心就好。(年轻人,有心就好。)”陈大佬难得地扯动嘴角,算是笑了笑。

“好好读你嘅书啦。呢个世界,有本事嘅人先有话语权。(好好读你的书吧。这个世界,有本事的人才有话语权。)”

他顿了顿,像是随口一提,又像是一种下意识的投资,“将来如果真系行唔通,冇路可行,可以过嚟香江揾我。我呢度,就系缺你啲咁脑筋转得快、做嘢有章法嘅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