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如伴虎(第1页)
郑久旭愣了一下,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郑久旭压根就没想到,自己在江湖上的名号,竟然连京都城里的普通老伯都知道。
郑久旭下意识地反问:“老伯,您认识我?”
老伯见郑久旭居然不相信自己认识他。
老伯当时就有些急了,他一拍大腿,嗓门都提高了八度,激动的解释说:“认识!怎么会不认识!这普天之下,但凡有耳朵的,何人不知您郑先生的名号!您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就连塞外的马贼见了您都要绕着走!”
周云澈在一旁听着,一听老伯这话,心里就忍不住嘀咕:“哦?普天之下,无人不知?那个,是朕孤陋寡闻了?真竟然就是那个不知道的??”
周云澈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周云澈身为帝王,日日被朝堂琐事缠身,目光尽在江山社稷、百官动向,对江湖之事更是压根就不关注,一般江湖上的事,都是有些老臣闲的没事跟他聊磕,他才知道。
更何况,那些被郑久旭教训过的贪官污吏压根就不敢上报奏折,他们做的一些腌臜事,本就不光彩。
要是谁真的不要命,敢上报奏折,怕是还没有帮他解决掉郑久旭,就先把自己解决掉了。
他们也只敢在暗地里使绊子、搞偷袭,压根就不该在明面上得罪郑久旭。
也因此,以至于周云澈对“郑先生”这个名号,竟是闻所未闻。
老伯瞥了一眼身旁的周云澈一副自我怀疑得样子,神色淡然,不由得有些奇怪。
老伯本想打趣周云澈几句“这么有名的人物你都不知道?”
但转念一想,这周公子一看就身份尊贵,自己可得罪不起,便连忙解释道:“这位公子,您刚刚不是还和郑先生打招呼吗?难道。。。。。。您不知道他就是郑先生吗?”
老伯疑惑,在他看来,郑久旭的名号在民间广为流传,就连有些达官显贵都知道郑久旭的名号,这世上竟还有人不知道,实在是匪夷所思。
周云澈被老伯这么一问,脸上不由得掠过一丝尴尬,一时竟不知如何回应。
郑久旭见状,心里暗叫不好。
都是伴君如伴虎,这君心难测,郑久旭生怕老伯哪句话说得不当,触怒了周云澈。
同时,郑久旭也不想让这位帝王难堪,连忙打圆场道:“老伯,您有所不知,周公子平日里潜心向学,功课繁重,极少关注这些江湖传闻。我与周公子也是前些日子才相识,他不知道‘郑先生’的名号,也是情理之中。”
“原来是这样!”老伯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随即老伯又转向郑久旭,眼里的光芒更盛,八卦的性子彻底暴露无遗。
“郑先生,您怎么会来这么偏僻的地方呀?是不是又听说这里有恶霸作乱,特意来为民除害的?”老伯兴致勃勃的问。
老伯一边问,一边紧紧跟在郑久旭身边,生怕错过了什么。
甚至说着说着,还热情地邀请道:“郑先生,到我家坐坐吧!我那儿还有珍藏的好茶,我再给您讲讲街坊们编的关于您的新段子!”
郑久旭本就不是个冷清的性子,向来喜欢热热闹闹的场面,见老伯如此热情,非但不觉得烦,反而觉得格外的亲切。
只是郑久旭还记挂着陈大娘的伤势和巷子里的粮食伤药,便笑着解释道:“老伯,实在抱歉,您看陈大娘伤得不轻,我得先去请个大夫。等我忙完了,再回来陪您好好聊聊,行吗?”
老伯一听这话,脑袋一下子就耷拉下来了,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满脸的失望。
郑久旭见此情形有些心慌意乱,便试探着问道:“老伯,要不。。。。。。。您和我一起去?”
老伯一听这话,立刻来了精神,连连点头。
“好啊好啊!”老伯兴奋的回答。
老伯那样子别提有多开心了,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花。
周云澈此刻也没有什么想去的去处,原本还想接着听老伯讲故事。
再者,周云澈此刻也对这个既是将军府嫡次子、又是江湖“活阎王”的郑久旭,也生出了几分好奇。
周云澈便开口道:“郑公子,老伯,我也随你们一同前往吧。”
郑久旭闻言,心里暗叹一声不妙,但知道自己无法拒绝,只好拱手应道:“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周公子,请。”
郑久旭又怕老伯心直口快,出言不逊说出什么冒犯帝王的话来,便趁着老伯整理衣角的间隙,悄悄溜到周云澈身边,压低声音道:“公子,老伯就是个普通平民老百姓,一辈子生活在市井之间,说话难免粗直,不会拐弯。若是他有什么言语不当之处,还请您海涵,不要与他一个老人家计较。”
周澈淡淡一笑,语气平和:“放心,不会的,我此刻仅仅是周公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富家公子。”
郑久旭得了周云澈的金口玉言才稍稍宽心,郑久旭不信周云澈回出尔反尔。
一行人出发时,周云澈原本是和郑久旭、老伯并排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