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姨娘之死(第1页)
夜色如墨,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从遥远打更人那里传来的、模糊的梆子声,证明着京城的生机。
余黎坐在窗边的梨木桌前,对着一盏摇曳的孤灯,眉头紧锁。
她来到这个陌生王朝不过短短两个月,竟然就已经发生了两起命案。
前世与尸体和证据打交道的冷静逻辑,与这个充满繁文缛节又处处暗藏杀机的世界格格不入。
白天,城东珍宝阁王掌柜被李茹儿杀害的消息传遍了街头巷尾。官府也已经定案,只是关于三棱锥的消息却没有丝毫。
而昨夜柳姨娘的死更让余黎心神难安,余黎本以为这只是一起简单的失足落水,但想到谢澄白天说的那些话,余黎心中难免焦急。
尸体口鼻处的蕈样泡沫、身上裸露皮肤的细微伤口,还有死者手中紧握的水草……这一切的证据都表明柳姨娘的确是因溺水而死。
可谢澄的话却像一根根尖锐的刺,扎在她作为法医的神经上。
“要想知道真相,就只能更细致的观察尸体,难道这一切都是凶手的伪装?”她无声地自问。
在这个没有现代检测仪器的时代,她的怀疑无法验证,更像是一种无凭无据的臆想。
“余黎啊余黎,”她苦涩地扯了扯嘴角,“你现在自身难保,在这府里如履薄冰,还去管什么闲事?
难道要跑到灵堂,指着尸体,跟那些官府的人说,你要验尸?凭什么?凭你是嫡小姐吗?他们会把你当成疯子。”
理智告诉余黎,应该明哲保身。但内心深处,那份对真相的执着,对冤屈的本能抗拒,却在灼烧着她的灵魂。
她仿佛能看到柳姨娘的尸体在无声的控诉。
“小姐,您还在想白天的事吗?”一个轻柔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秋玉圆圆的眼神里充满了对这位沉默寡言却偶尔行为古怪的小姐的担忧。
她端着一碗温热的安神茶走了进来,“夜深了,您该歇息了。官府的人整日带着刀在院子里晃,怪吓人的,您就别多想了。”
余黎接过茶碗,温热的触感稍稍驱散了些许夜寒。“秋玉,你说……如果一个人死得不明不白,却没有人愿意去深究,她的冤屈,是不是就永远石沉大海了?”
秋玉被问得一怔,随即脸上露出一丝恐惧:“小姐,可不敢这么说!死不瞑目的人怨气重,会缠上活人的!咱们还是少沾惹为妙。”
秋玉有些怀疑的开口:“小姐是在怀疑柳姨娘的死有问题吗?”
看,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普遍认知。鬼神之说,远胜于严谨的勘察。余黎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只是挥挥手让秋玉先去休息。
秋玉犹豫了一下,还是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屋内再次陷入沉寂,只剩下灯花偶尔爆开的噼啪声。余黎的内心在天人交战。去管,可能引火烧身,不管,她的职业良知会让她夜夜难安。
就在她纠结得几乎要将手中绢帕拧断时——
“咚、咚、咚。”
三声清晰而克制的敲门声,突兀地响起,打破了夜的宁静。
不是秋玉那种轻快的脚步声和呼唤,这敲门声平稳、疏离,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
余黎的心猛地一跳,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这么晚了,会是谁?母亲?下人?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