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分房睡的新人(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瞿微脸上那精心营造的媚态瞬间僵住,继而转化为一种难堪的羞愤。

最终,她只能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猛地转过身,用力扯过被子盖住自己,不再发出任何声音。

吴之遥看也没看她,只是重新躺下,再次将自己裹紧。

黑暗中,他毫无睡意。鼻尖萦绕着瞿微身上那浓郁的香水味,让他胃部阵阵不适。

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拿加班当借口,尽量晚回家。然后以“怕打扰她”为由睡在次卧。有时候,他甚至干脆在办公室对付一夜。

一种看似平静实则疏离的日常,在新婚之家里勉强维持着。吴之遥依旧早出晚归,用高强度的工作填满所有时间,试图将那个名为“丈夫”的身份隔绝在办公室门外。瞿微则似乎安于这种表面和谐,偶尔当着婆婆的面,扮演一下温婉体贴的妻子角色。

虽然她的丈夫并不领情。

直到婚后第三周的一个傍晚,吴之遥回到家,发现瞿微正在卧室收拾行李。

“你要出门?”他站在门口,轻飘飘地问了一句,像是一种基于同居人身份的例行询问。

瞿微转过身:“嗯,乐团有个重要的外地巡演,推不掉,得去一周。”她轻轻抚了抚自己依旧平坦的小腹,这个动作如今在她身上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本来也想推掉的,但团里说这次演出很重要,而且是早就定下的……”

吴之遥看了她一眼。他虽然不是妇产专家,但基本的常识告诉他,怀孕期间长途奔波,尤其是乘坐飞机,并非明智之举。出于一种对“胎儿”负责的态度,他开口劝阻:“你现在这个情况,不适合长途劳累。跟团里说明一下,特殊时期,应该可以理解。”

他的劝阻,更多是基于理性考量,而非丈夫对妻子的关切。实际上,结婚后他就让她不要去乐团了,让她安心在家待产。但瞿微事业心重,认为可以等到孕晚期再休息。

果然,瞿微摇了摇头,“我问过医生了,医生说我现在情况稳定,只要注意点,短途飞行没问题的。而且,这次演出对我、对乐团都很重要,我不想因为个人原因缺席。”她顿了顿,“我也跟妈商量过,她也说注意安全就行。”

“是啊之遥,微微是乐队的首席,咱们得多支持。她现在月份还不算太大,注意休息,别太累就行。”母亲进来帮她收拾。

见她们达成了共识,吴之遥没有再坚持,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那你自己注意安全。”便转身离开了卧室门口。

那一周,吴之遥每天晚上只是例行给她发消息,询问她身体状况。他知道,她会把自己照顾好。对于她的乐团巡演,他丝毫不关心。

家里只剩下母子两人。吃饭时,母亲忍不住又旧话重提,言语中是小心翼翼的劝慰和焦虑:“之遥,妈知道,你对微微……可能还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妈能理解。但你不该一直这样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你就当……就当是为了她腹中的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点的家庭氛围,好不好?”

她见儿子依旧没什么反应,便试图用自身的经验来说服他:“再说,感情这个东西,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嘛。就拿我和你爸来说,当年就是组织上安排见了两面,觉得各方面条件合适,就把事情定下来了。你看这几十年过下来,我们不都恩恩爱爱的吗?”

吴之遥依旧埋头吃饭,一言不发。母亲的类比在他听来荒谬至极。将就、妥协、为了责任而培养感情……这些词语像沉重的枷锁,让他呼吸困难。

母亲观察着他的神色,话锋忽然一转,语气变得轻快了些,仿佛只是随口提起家常:“前几天,你姐姐给我打电话,说邻邻在意大利那边,过得挺不错的,人也长胖了一点。”

吴之遥握着筷子的手指动了动,但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咀嚼的速度放慢了些许。

母亲仿佛没有察觉,继续用那种闲聊的口吻说着:“说是交了很多新朋友,各个国家的都有。上学期还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呢!”她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儿子的反应。

感觉到母亲话语里那细微的试探,吴之遥喝了一口汤,淡然回应道:“她习惯就好。我平时也忙,没怎么跟她联系。”

这个回答,似乎让母亲很满意。她脸上露出宽慰的笑容,连忙点头:“是是是,你忙你的正事要紧。邻邻那孩子懂事,能照顾好自己的。”

她像是终于放下了一桩心事,语气变得更加轻松自然,带着一种慈爱和感慨:“唉,时间真是过得快。一转眼邻邻都二十岁了。”

她忽然想起什么,看向吴之遥,“对了,后天就是邻邻的生日了。到时候,我们打个视频电话过去问候问候。算起来,我都有快两个月没跟这孩子视频了,还挺想她的。”

“好。”其实,他早在一个月前就给若邻准备好了生日礼物,上周已经寄出去了。

母亲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便不再多言,安心地吃起饭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