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页)
“这话可说不得,怎么能编排朝廷呢?”
王翠一口啐到他脸上:“我呸,你以为现在的朝廷还是当年那个吗?你年轻时候也在神京闯过,眼界咋就比不上你弟呢?而且忙活半辈子,半个子也没攒下,我估摸着左庆余这些年攒了不少银子,才有底气离村,当初养左小芙的时候就该问他多要些。”
左庆丰听着妻子的数落,一句反驳的话也说不出口,后面赌气的话不论,开头那句确实对的。
现在的朝廷已经不是二十年前那个朝廷了。他年轻时在京里做木工学徒时,可没少被富贵迷了眼,街上行人如织,打马而过的老爷公子,乘着轿被仆从簇拥的贵妇小姐多如过江之鲫,不仅如此,连他这样的升斗小民都能隔几日尝荤腥,实在是好日子。
但京城居大不易,他回了村,成了家,勉强靠木工和几亩薄田养活三个孩子。左庆丰差点儿就沉溺在回忆中,王翠一声怒喝把他扯了回来。
“明早我就跟兰儿去县里,唉。”
她本来还怒气冲冲的,但说完这句话竟重重叹了口气,人也一屁股坐在板凳上,像是被抽干了精神。她本来想把女儿卖给富户做女使,命好了将来做个妾也能穿金戴银,再生个儿子就一生无忧了,可如今这世道却由不得她挑了。
他们没有提前告诉左小兰这个决定,第二天一大早,王翠只拿着收拾好的包袱叫女儿跟她走。
“娘,我们去哪?”左小兰心知这一天会到来,为此,她已和左小芙提前做好了永别。
王翠当她还被蒙在鼓里,只说去县里,却不敢看她的眼睛。
左小兰想起那天左小芙走时,她瞧见小芙被她爹紧紧牵着,于是她道:“娘,你牵着我走吧。”
“你腿脚不方便,继武背着你,我们仨去。”
说着叫来大儿子,左继武似乎早已知道这一切,但他神色如常,只背起妹妹往外走。
王翠见左小兰不哭不闹,乖乖地趴在左继武背上,也不知该说什么,让丈夫照顾好小儿子,出了门,走上前几天左庆余父女走过的路。
三人走了半天,没人说话,左小兰是第一次出村,她转转脑袋,东张西望,和左小芙一样,也最爱看土路上长长的延伸到视线尽头的车辙印。不知不觉间,行人越来越多了,多数背着包袱,拖家带口,面黄肌瘦。
走着走着,人越来越多,王翠他们有时不得不侧着身子避开其他人。
不对劲,王翠记得这段路,离县城还有段距离,怎么人会聚得这么多?
她踮脚眺望前面发生了什么,眼见是几个马上坐着的军爷,随风飘扬的旗帜,上面是个她不认识的字,军爷后面还跟了许多兵,他们面前摆了路障阻隔着王翠她们的去路。
马上的人没有开口,但有嗓门儿大的士兵喊道:“封路!都各回各家!奉朝廷的令,再有闹事儿的,当场格杀勿论!”
有流民不死心地喊:“为什么不让我们过去?”他们已然吃光了能吃的一切才背井离乡想讨条活路,叫他们回头是万万不能的。
附和他们的人越来越多,渐成鼎沸之势,连王翠也混在人群里喊了几声。
“肃静!”骑马的一位军爷爆了脾气,□□的马嘶鸣着踏蹄子,似是感受到了主人的愤怒。
“近来有刁民聚众造反!我等奉命平叛,尔等若不退去,便是与流寇为伍!弓箭手出列!”
最后吼出来的五个字中气十足,围着的妇人,老人,孩子都连忙惊恐地后撤,男人们也后退几步,看见士兵们当真准备弯弓拉弦,个个都转身撒腿就跑。
王翠连忙扶着左继武和左小兰跟着人流转身而逃,她满心绝望,去不了县上,换不到粮食,不知接下来怎么活。
狼狈中,她不经意瞟了左小兰一眼。
那孩子微垂眼帘,嘴角扬起微微的莫名的笑意。
王翠不禁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