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页)
陆淮序不怎么在意旁人,从容接住宋时窈递来的眼神,风轻云淡:“哦?竟这样巧。”
但这话里分明没有多少意外。
宋时窈纳闷,又因隔得太远,众目睽睽之下,也只能朝着陆淮序的方向做了个口型:你怎么回事?
好在有人及时打了圆场:“陆公子与宋姑娘自幼师从一人,多多少少承袭师风,选中了也不足为奇,不如下一个便听听宋姑娘的评选。”
旁人自是应和。
宋时窈的目光也只好暂时从陆淮序身上移开,听身旁的侍从启声:
“宋姑娘所选第一首,陆淮序陆公子作。”
“宋姑娘所选第二首,陆淮序陆公子作。”
“宋姑娘所选第三首……陆公子作。”
三声结束,全场鸦雀无声,唯有曲水流过,泠泠作响。
宋时窈愣在当场,迟疑片刻后向侍从求证:“你确定没弄错吗?”
“回宋姑娘的话,小的再三核对过,您所选三首确实刚巧是陆公子的三首。”
宋时窈沉默。
这么多人,这么多诗,怎么偏偏就这样巧,他们二人选的都是对方的诗作。
若非那三首诗名确实是她亲手所选,她都要怀疑是否有人暗中作梗。
众人惊讶的氛围中,只见陆淮序却笑了,看向宋时窈的眼神中几分戏谑。
凭着这么多年的相处,宋时窈几乎能从那道目光中想象出陆淮序挖苦的口吻,必然如同刚才自己对他那般,向她发问:你又是怎么回事?
宋时窈闭目叹息,唯有沉默以对。
巧合,绝对是彻头彻尾的巧合。
目睹全场的安乐在一旁也只能干巴巴地说了句:“你们这对冤家做得,倒是挺有默契。”
这两个人尽皆知的冤家对头间发生如此意料之外的一幕,早已让在场众人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对此事多加揣测,诗三首的评选结果如何却成了无关紧要。
而无人在意的角落,魏然手上的扳指却多了一道明晰的裂痕。
宴罢,安乐拽着宋时窈在公主府中溜达,向她介绍四处景致。
可宋时窈兴致却不怎么高,依旧对刚才宴席上的滑稽一幕耿耿于怀:“你说怎么那么巧,每个人作了三首诗,又选了三首诗,所有人里面竟就只有我和陆淮序偏偏全部选中了对方的,太奇怪了。”
“那三首诗可是你亲自选的,刚才也确认了原诗确实是表兄的笔迹,总不能是我公主府的人为了促成刚才的局面,还特意模仿表兄笔迹掉包诗作叭。”
宋时窈不死心:“万一呢?”
“谁会那么无聊?”安乐被她气笑了,“你就是不肯承认你与表兄缘分不浅罢了,还非要赖在我的人头上。”
宋时窈揺首:“哪来的缘分,明明就是孽缘颇深。”
二人缓步于长廊,一路听着安乐在耳边念叨着公主府内的各处景致,宋时窈却因宴席上她与陆淮序偶然的巧合心思百转。
春阳倾斜而入,洒上眼睫,宋时窈想起陆淮序那时隔空望来的目光,记忆中少年的骄矜与意气被淹没,夹杂着某些未名的情绪,但她却没想明白那道看向自己的眼神里,到底藏了什么。
很陌生,却让她极想探究。
忽而,一截玄色衣袍出现在眼前,正与人狭路相逢,宋时窈顿住脚步,抬眼。
“公主殿下,宋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