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七章 贞观之治之天可汗2(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一百四十七章贞观之治之天可汗(2)

李世民幸而未动干戈,贞观三年,又遇大水侵袭,好在并未造成灾难,李世民勤政治灾、抚恤万民,民心亦无动**,不过几月时间,大唐天下便已现昔日风光……

因颉利越发专制蛮横,突厥更遇连年灾害,一方江河日下,一方如日初生,贞观三年九月,突厥九位部族首领率三千骑兵归降唐朝,进而野古、仆骨、同罗、奚族首领亦随之归降唐朝……

十一月,突厥兵犯河西,肃州刺史公孙武达、甘州刺史成仁重激战数时,大获全胜,俘虏突厥兵卒一千多人!

眼看突厥日见衰败,李世民遂当机立断,命兵部尚书李靖、华州刺史柴绍等四人,各守其道,合兵十万余,均受李靖节度,终要举刀雪耻、挥兵突厥!

命发不过几日,任城王李道宗便于灵州再败突厥,军心振奋!

如此连战连捷,仅仅过去一月,早对颉利不满的突利可汗,便亲自上书唐朝请罪,李世民望着跪在地上的突厥可汗,心中感慨陡然而生……

回想从前,自武德时起,为了百姓利益、国家安稳,多少次忍辱负重,次次退让、年年进贡,向突厥俯首称臣!如今,突厥可汗拜倒在大唐天子脚下,当年耻辱已洗雪大半!而另外一半……

李世民咬牙坚定,定要生擒颉利、扫平突厥!

同月,突厥郁射设率领所部投降唐朝;东谢部落首领谢元深、南谢首领谢强率部归附唐朝……

这一年,户部上奏,大唐人口自塞外归来及四方夷族投降归附,男女人口新增一百二十余万人!

贞观四年初春,捷报频传,李靖率三千骁骑自马邑出发,进驻恶阳岭,当夜,突袭定襄,大获全胜!逼迫颉利将牙帐迁至碛口!

同时,李世绩出兵云中,与突厥激战白道,大破之!

二月,李靖再败颉利大军于阴山,颉利欲率一万余兵度沙漠逃生,却不想李世绩早已堵住碛口,颉利兵至,人心离散,手下部族首领纷纷率众投降,李世绩俘虏五万余还朝,生擒颉利,开拓疆土自阴山至沙漠带,公榜昭示天下!

二月甲寅(十八日),皇后产下一女封城阳公主,突厥又得平定,李世民下旨,大赦天下!

突厥既平,四方部族纷纷臣服,首领齐聚宫阙,以大唐天子为天下至尊,齐称之为“天可汗”

巍巍大唐,雪耻前辱、扬威立仪!

人前威严肃立,赫赫天威,人后,面对深爱女子,却是柔情款款、温存怜惜……

拥着无忧在怀,仰望璀璨星空,似从未感到这般明灿:“无忧,你可觉得,今晚星光似与平日不同,特别明亮!”

无忧回头望他一眼,不禁笑道:“怎是这星光不同?星光并与平常无异,只是陛下的心境……已然不同!”

话到末尾亦有些许感慨,回首数年风雨,如被压沉在深水海底,如今,终可以安然浮出水面,喘上口气来……

但观李世民眼底,却似仍有许许愁虑,深黑的眸,黯然之色夺取光采,无忧回过身来,凝看他许久许久,自他微微的苦笑中,已心有了然……

“陛下,而今天下安定、四海升平,想太上皇定是看在眼里了!”

无忧温柔的安慰,总若涓涓流水恰到好处,李世民搂住无忧,在她耳际轻轻细吻,叹道:“过几天,我在丹霄殿宴请群臣,诸公主王妃皆令参加,我……”

声音略略一顿,道:“我真真希望……看到父皇!”

无忧亦有感慨,在他怀中紧紧靠拢,父皇,终是他心里不可平复的伤!

大安宫静谧安闲,愈发苍老的李渊似已熟适了这种日子,无忧日日请安依旧,更流露李世民盼望父子冰释的心,李渊心有所知,却不露半分声色……

两日后,四月初三,颉利被押回长安,顺天门城楼,天子之威赫赫,李世民例数颉利数项罪状,颉利一阵痛哭谢罪,李世民免其一死,令其暂住太仆寺中!

当日夜晚,皓月凌空,辰星耀明天色银河,苍茫夜幕,丹霄殿中,曼舞轻歌、管乐笙箫齐奏,大唐邀天同舞、盛世辉歌!

帝后同着盛装朝服,朱摆映着青红颜色,携手端坐丹霄殿中,两旁妃嫔依位而坐,穿银纳锦、浓妆艳抹,渴望帝王一眼垂顾,怎奈君王目中只有这天下盛歌,无暇分心,偶尔流露些温柔脉脉,也只是对着身边高贵女子……

群臣酒浓兴至、觥筹交错,亦为这太平盛世欢歌!

声乐腾腾中,唯有些失落的错觉,君王眼神掠过一丝伤感,俊眉微蹙起遗憾万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