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注释(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98]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

[99]杰弗里·迈耶斯:《奥威尔传》,上海:东方出版社,2003:218

[100]林贤治:《午夜的幽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6

[101]杰弗里·迈耶斯:《奥威尔传》,上海:东方出版社,2003:230

[102]杰弗里·迈耶斯:《奥威尔传》,上海:东方出版社,2003:231

[103]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491

[104]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244

[105]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78-81

[106]布鲁斯·罗宾斯:《知识分子:美学、政治与艺术》,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01

[107]艾尔文·古纳德:《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3

[108]布鲁斯·罗宾斯:《知识分子:美学、政治与艺术》,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01

[109]龚冰庐:《裁判》,《文化批评》1928年第3期,1928年3月15日

[110]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台北: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91:536

[11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台北: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91:534

[112]王威廉:《是什么在揪人心扉——关于小说〈无据之夜〉》,《小说月报》,2016(12):73

[113]任瑜、王威廉:《体验自身的无家可归感——与青年作家王威廉对话》,《莽原》,2016(4):52

[114]见邓一光:《深圳蓝》书封,广州:花城出版社,2016

[115]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六十年代美国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150

[116]唐诗云:《王十月:我用写作来完成自我救赎》,《长江商报》,2015年12月21日

[117]钟华生:《深圳作家毕亮〈外乡父子〉获打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一等奖》,《深圳商报》,2011年3月7日

[118]吴投文、杨克:《“守护一个诗人的语言良知”》,《芳草》,2015(6):61

[119]世宾:《“完整性写作”的唯一目的和八个原则》,邵勋功、罗继仁编《中国诗人·第一卷》(下),沈阳:沈阳出版社,2006:132

[120]杨汤琛:《趋光的书写:世宾诗歌论》,《南方文坛》,2016(4):117

[121]李俏梅:《尚未消失的风景——论黄礼孩诗歌中的自然描写》,《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5

[122]李俏梅:《尚未消失的风景——论黄礼孩诗歌中的自然描写》,《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6

[123]向卫国:《“世界的耳朵”——论黄金明的诗》,《名作欣赏》,2010(18):22

[124]路也:《卢卫平的诗歌之树》,《诗探索》,2008(3):160

[125]路也:《卢卫平的诗歌之树》,《诗探索》,2008(3):162

[126]胡志国:《骨子里远游的召唤——论阿翔诗歌的复调意趣》,《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65

[127]2017年香港练习文化实验室有限公司出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