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朋党争锋朝堂抢人园游夜宴将军奉酒(第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集中到了鹿清彤的身上,又猛地转回到孙廷萧的脸上,眼神里充满了震惊、错愕和难以置信。

鹿清彤本人更是如遭雷击,她呆立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他……他想要我?这是什么意思?

众臣的第一个反应,都是一样的:莫非这孙将军是想讨圣人赐婚?

毕竟他战功赫赫,又正值盛年,至今尚未婚配。

而鹿清彤才貌双全,又是新科状元,两人若能结合,倒也算是一段佳话。

但是,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和四夷使臣的面,如此赤裸裸地向皇帝讨要一名女子,这也太露骨,太无耻了!

成何体统!

这简直是将朝廷的颜面和状元的尊严,按在地上摩擦!

“荒唐!”

“简直是荒唐!”

立刻,就有几位负责监察的言官按捺不住,出列开始猛烈地攻讦孙廷萧,指责他居功自傲、目无礼法、当众羞辱名教。

而之前还斗得你死我活的秦桧和贾充,此刻也找到了共同的敌人。

孙廷萧这个手握重兵、圣眷正浓的将军,既不属于右相杨钊,也不属于左相严嵩,他的崛起,对两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于是,这两个党争的急先锋,此刻竟心照不宣地联合了起来。

秦桧义正词严地说道:“陛下,孙将军此举,实乃武人粗鄙之态,将我朝廷恩科状元视作何物?若传扬出去,岂不令天下士子寒心?”

贾充也紧跟着附和:“秦大人所言极是!孙将军大功于国,臣等敬佩。但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相抵!如此轻浮无状,请陛下降罪!”

一时间,弹劾孙廷萧的声音此起彼伏,大殿之上再次乱成了一锅粥。

而被众人围攻的孙廷萧,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没有反驳,也没有争辩,而是“噗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地。

他那张英俊的脸庞憋得通红,眼中甚至泛起了水光,整个人看起来委屈到了极点。

他抬起头,用一种悲愤欲绝的、仿佛被天大冤枉了的语气,对着龙椅上的皇帝大声哭诉道:

“圣人!圣人明鉴啊!臣冤枉啊!”

他伸出手指,颤抖地指向秦桧,又指向贾充,声音里带着哭腔:

“他,秦桧!他,贾充!是奸臣!他们是嫉妒臣的功劳,故意曲解臣的意思,想要陷害臣于不义啊!圣人!”

他那一副义愤填膺、忠而被谤、义正词严的模样,与他刚刚那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样子形成了无比强烈的反差。

这突如其来的神转折,让原本剑拔弩张、杀气腾腾的紫宸殿,瞬间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就连龙椅上的天子赵佶,也看得一愣一愣的,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似乎是在强忍着笑意。

孙廷萧全程都没有表现出认识鹿清彤的样子,他的言行,仿佛只是一个单纯的、被文官集团欺负了的耿直武将。

而他这番惊人的表演,也成功地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从“他为什么想要鹿清彤”这个问题,转移到了“他到底想干什么”这个新的谜团上。

看着殿下孙廷萧那副“忠臣蒙冤”的悲愤模样,天子赵佶强忍着笑意,清了清嗓子,重新端起了帝王的架子,沉声问道:“孙卿,你先起来。莫胡言,秦、贾二卿皆是朝廷重臣,何来奸臣一说?你且说清楚,你向朕讨要女科状元,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谁知,刚刚还一脸悲愤欲绝的孙廷萧,听到皇帝问话,竟又瞬间变了脸。

他从地上一跃而起,脸上的委屈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略带狡黠的笑容。

他嘿嘿一笑,挠了挠头,露出一副憨直武将的模样,说道:“陛下恕罪,臣刚刚未及细说,他们就抢白于我。其实臣的意思是,臣的军中,需要一位像鹿状元这样聪明伶俐的文官。”

孙廷萧也不等别人发问,便自顾自地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他这次西南作战的经验来。

“启禀陛下,此次西南大捷,臣总结下来,其实靠的并非全是战场上的厮杀。真正的关键,在于三点。其一,是安抚百姓。西南之地,民风彪悍,部族林立,若只知一味镇压,只会激起更大的反抗。所以臣到了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开仓放粮,减免赋税,严束军纪,让当地百姓知道,我天汉大军是仁义之师,是来解救他们于水火的,而非新的压迫者。民心安稳,我军便有了根基。”

“其二,是对敌攻心。那叛酋舜化贞麾下,亦非铁板一块。臣派人暗中联络其下属部族头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或以重利诱之,或以家小胁之,分化瓦解,使其内部猜忌,互相攻伐。待其军心大乱,我军再行攻击,方能事半功倍。”

“至于这最后,战场杀敌,反而是最简单的一环了。”他轻描淡写地说道。

一番话说完,他摊了摊手,脸上露出几分苦恼:“陛下您看,这安抚百姓、处理民政、谋划攻心,其实都不是我一个武将的专长。臣做起来,实在是捉襟见肘,事倍功半。臣就想着,如果军中有一位优秀的文官从旁协助,专门负责处理这些文书、民政、计谋之事,那该多好啊!”

说到这里,他再次伸出手指,毫不客气地指着秦桧和贾充的鼻子,一脸嫌弃地说道:“但是,像他们这样的奸臣,臣可不敢要,请来军中,只怕还没打仗,自己人就先内讧起来了!”

在把两位重臣又贬损了一番之后,他才把目光转回到鹿清彤身上,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诚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