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节 自主创造性教学文化建设的思考(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四节自主创造性教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学校文化是一种传承,既是源于学校的传统,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它是在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基础之上的微观思考;学校文化是一种愿景,本质上体现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和追求,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等;学校文化还是一种认同,学校文化只有被教师、学生、家长认同并内化后,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文化是一种行动,只有将文化落实到学校的各个工作层面,才能真正体现文化的价值。没有行动,便没有文化。

教学文化的直接含义是指教学活动领域中的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学者郑金洲对教育文化的定义,教学文化主要是指师生在学校教学生活中积淀的、以特定价值观为核心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与物质形态。自主创造性教学文化建设,是基于我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办学理念而形成的未来发展目标。追求学校发展的生命力,为师生营造具有自主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校充满生活精神,让学校成为师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一、梳理自主创造性教学文化内涵

企业管理中“自主创新”是指创新主体独立地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的一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它强调的是以独立、自主的精神进行创新。

对自主创造性教学文化概念的理解需要分别解释自主、创造性、自主创造性、自主创造性教学文化、自主创造性教学文化建设。

自主,是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实现学习目标。创造性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新奇独特的、有价值的思考的能力或特性。自主创造性指与集体整齐划一地学习相补充的自主性、与紧张学习状态相对比的开放性、与理性思维相反的创新性,即包括开放、创新、自主、民主等关键要素。自主创造性教学文化总体上是指以开放、创新、自主、民主等精神为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文化。自主创造性教学文化建设是指师生在自主创造性价值观的指引下进行的教学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物质形态的建设,主要包括课程教学、教学研究、教学管理三个具体领域的文化建设。

二、形成自主创造性教学文化

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需要不断凝聚的过程,那么在不断凝聚过程中,学校的文化力是其中最重要的力量,是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综合要素对学校文化所产生的作用力。文化力的形成是具有其外在形式的,尤其表现在领导组织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特色课程建设能力、后勤保障能力等环节。这每一个环节,都是学校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也是形成整体学校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体到教学文化建设而言,应在以下方面体现:

(一)自主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文化的形成

课标认为,课堂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学生学有兴趣是形成自主创造性的课堂的标志。有兴趣,2个小时乐在其中;无兴趣,5分钟的事情也是负担。

1。提升“质”的兴趣

每节课都让学生有一个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保持着厚重的兴趣,让学生经历新奇,经历新鲜事物,获得新鲜体验。帮助学生锻炼领导力、沟通力、自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打造有价值的自主创造空间

自主不等于自流,放开不等于放任。当学生在课堂上产生问题的时候,教师要进行思考,哪些问题是没有价值的,不需追问。还要设置自主交流协作的空间,让不同思维状态的学生有更多的互动,这样学生就能有广阔的视野,而不是局限于眼前的东西。教师再进行梳理与归纳,提炼与点拨,教给学生基本规律与基本方法。“自主创造”要将思维摆在前列,帮助学生改变思维状态,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学生的思维状态。

3。创新多种教学方式与实践活动

课前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外资源对新知识进行自主先学,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在主动参与和探究中思考、怀疑、批判,形成多种思维的撞击,培养获取新知的能力。提倡交流展示,它不是简单的呈现,而是在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后对知识的完善、延伸、生成的系统呈现。还应以实践活动的创新为支撑,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参与热情与探索欲望。

4。尊重差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每个孩子的思维动起来。

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在谋求孩子的发展,要设置教学环节让更多孩子动起来,这样才会产生学生自主与创造的生动局面。

(二)自主创造性的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文化的形成标志

要“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我们的教学研究需要入耳、入脑、入心。

1。教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

要逐步形成独有的教学风格,进入这个学校就能发现它有别于其他学校的课堂文化。例如,鼓励不同学科的老师对同一事件给出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提供不同理解,融合各个学科,寻找新的视角进行集体教研;再如,进行校本课程建设研究,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重要的生活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让学生更好地生活,这对学生和教师都非常重要。

2。教学管理良好有序运行

做管理要懂得什么是好的教育,怎么样抓成绩。如果以牺牲学生的发展、健康为代价,是绝对不可取的。在管理中要设置教师、学生共同的生活体验,以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3。注重育人目标的评价

评价课堂教学、学生成长等方面,要着力体现学校核心文化的育人目标,以评价反馈促进自主创造性教学文化的形成。

三、课题研究的呈现方式

(一)形成初具特色的课堂文化

以“激发兴趣,自主学习,掌握方法,创设环境,尊重差异,激励评价”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取有舍,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创造的“时”“空”,实现学生当堂的良好发展。

(二)弥补小学教学文化研究中的空白点

用教育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将研究界对教学文化内涵所做的界定进行整理、分析,进而提出适合本研究的对教学文化内涵的界定,对传统教学文化的弊端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新型教学文化,即自主创造性教学文化。

(三)课例研究

按照特定理念设计课例,通过实践及理论层面专家的跟踪指导,以及听课、观察,了解课堂教学文化的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反复追踪,明确具有自主创造精神的课堂教学文化内涵,寻求构建优秀课堂教学文化的策略。

(四)结合实际进行研究

结合我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不断在课堂教学、教研活动、教学管理及制度等不同维度进行实践研究;结合我校现状,通过对国内外先进教学文化理念的借鉴,总结具有校本特色的自主创造性教学文化建设途径与方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