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研究性学习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性学习的全过程,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的过程。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具体来说,培养学生自主性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在国外的活动案例中,更体现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特点。

一篇最让我感兴趣的论文

矿矿上小学二年级时,八岁就开始搞“研究”了。

“老师说了,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

“如果市里的公共图书馆找不到好的资料,你们可以到迈阿密大学图书馆去看看。”

两个多小时后,母子两人抱着十几本书回来了。“矿矿非让我带他跑了两个图书馆,还说老师说过参考资料要来自不同的地方。”

……

随着儿子对那十几本书的阅读及“研究”的深入,我和妻子也不断从矿矿那儿获得有关蓝鲸的知识:蓝鲸一天要吃四吨虾;寿命是90~100年;心脏像一辆汽车那么大;舌头上可以同时站50~60人……我以前只知道蓝鲸很大。

矿矿终于完成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论文由三页活页纸订成。第一张是封面,上面画着一条张牙摆尾的蓝鲸。蓝鲸的前面还用笔细细地画了一群慌慌张张逃生的小虾,在封面的左下方,工工整整地写着——作者:黄矿岩。论文含4个小题目:介绍;蓝鲸吃什么;蓝鲸怎么吃;蓝鲸的非凡之处。

……

孩子从一开始就摆开了一副正经八百做课题研究的架势。收集资料,阅读,找观点,组织文章……一步不差,一丝不苟。从决定题目,到从那十几本书中发现对自己研究有用的资料,到着手写文章,孩子始终处在一个独立工作的状态下。他必须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筛选材料,去决定“研究”方向……这个收获要比知道蓝鲸有多重、多长更具有价值。[6]

这就是美国的小学教育。小学二年级、8岁的孩子开始了他们的问题研究,很正式、很规范的研究过程。从何处着手进行探究和研究,怎样进行研究性活动,研究的程序性知识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这远远超过了单纯地对蓝鲸这种动物的认识。也体现出了教育的差别。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之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