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法的具体设计(第1页)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法的具体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只是提出了总的要求,建议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设计应有不同。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对课程实施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阶段,要根据年级的不同设计不同的研究方法。否则,课程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目标无法落实、学生的能力发展得不到基本的保证的情况。为此,教师可探索系统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体系。
(一)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建立校本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法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中方法体系的建构,主要表现为同一类型的活动内容或活动方式在能力目标的达成程度上,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际,提出不同的“达成度”要求,体现目标要求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达成适用性”,而非高不可攀。如在三、五年级同时开展“我爱我们的学校”这一主题活动,可以针对不同的年级提出了不同的活动要求:三年级学生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有了解学校的历史,认识学校的花草树木,体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运用访谈、实地考察的方法积累材料;通过制作植物名片、画画、观察日记、小报等交流自己的收获。五年级学生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有认识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感受学校的文化环境、了解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需求、畅想学校的未来;运用调查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网络搜索、设计与制作的方法积累材料;通过调查报告、画画(或电脑绘画)、PPT、设计规划图等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一所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需要通过对学生各种类型能力的发展水平的研究,来设计出学校不同年段甚至不同学期的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方法体系。举例如下。
三年级: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校、家庭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填写简易的活动计划表;学习观察、访谈、讨论、记录、收集资料等简单的研究方法;重视经历与体验的过程;能用日记、画画、小报、照片、倡议书、口头报告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学养一种常见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所养植物的生长习性;学做摘菜、洗碗、洗袜子等简单家务;会简单的手工制作。
四年级:能从自然环境、学校、家庭、社区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研究问题,能填写活动计划表;学习观察、实地考察、采访、网络搜索、拍照、录音等研究方法;能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能回顾与表达活动的过程;能用PPT、日记、画画、板报、采访或考察总结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饲养一种常见的小动物,记录饲养和生长过程,知道养殖动物的饲料配制及管理要求;学习买菜、洗单衣、整理房间等家务;学做简单的缝制手艺。
五年级:能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学科学习中发现并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把问题转化为研究的主题,能设计简易的活动计划;学用观察、问卷、采访、实地考察、文献查阅、网络搜索、作品制作、实验、拍照、录音等研究方法积累资料;掌握一些简单的信息处理技能;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能回顾、表达、撰写研究活动过程,能用调查报告、PPT、作品展示、实验演示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电视机、空调、冰箱、微波炉、录音机等家用电器,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学习烧菜、洗衣等家务;学做简单的木工手艺。
六年级:能结合学科学习、自身发展、社会和科技发展或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要研究实践的主题,能设计活动计划;学用调查、采访、实地考察、文献查阅、网络搜索、作品设计、实验、录像等研究方法积累材料;掌握简单的筛选、处理资料的能力,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能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能选择研究报告、小论文、演讲、辩论、PPT、网页、作品展示、实验演示、图表、专刊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认识和使用计算机、摄像机等家用电器,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学会料理家务;了解简单的机械、电路常识[12]。
(二)根据所研究的主题活动内容,设计具体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法目标
教师在制定每个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时,都应该根据主题的不同和年级的不同,明确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经历甚至初步学会某些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的方法意识和科学意识。
课题研究型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文献查阅、网络搜索;劳动与技术类活动则需要角色体验、设计与制作、动手实践、实验等方法;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方式一般有社区服务活动、调查、宣传、角色体验等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确定之后,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领域的主题,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活动方法,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指导方式。如对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就不能够采用讲座的形式,一次性地把观察、调查的方法全部讲出来,应该在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渗透方法的指导。对五六年级的学生,就需要在活动前了解比较完整的活动方法,可以一次性告知,活动时再进行个性化的方法指导。
在一个综合性的主题活动中,教师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活动方式并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完整地经历、有效地经历、规范地经历。在活动方法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由粗放型设计,走向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具体问题解决方式的关注,同时渗透严谨的思维方式。因为,方法指导的背后是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13]。
【案例2-3】
《我们的学校》德育综合实践活动[14]
活动目标
1。了解学校悠久的历史、优雅的环境、斐然的业绩等。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活动方法
查阅资料、调查、采访、汇报
活动准备
学生按兴趣和各自特长分成6组,分工明确。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别从悠久的历史、我们的校友、优雅的环境、斐然的业绩、幸福的一代、美好的未来六个方面进行调查,全方位了解我们的学校,同时做好资料的搜集。
活动实录
(多媒体播放校歌)
师:同学们,我们安丰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她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一流的教学设施,先进的办学理念,这里是同学们成长的乐园。前几周,老师要求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调查我们的学校。据了解,不少同学通过查资料、采访、拍摄照片等不同形式对我们的学校有了深入的了解。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互相交流各自的收获,课前大家已推选好了主持人,下面请我们的主持人上场。(主持人上场)
甲、乙(齐):五(2)班“我们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汇报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