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文献要目05(第4页)
蒋梅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载《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程莉:《张謇、黄炎培、陶行知职教思想与高职生职业素质的培育》,载《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孙海龙、袁云美:《“生活教育”活水浇灌多元教育模式》,载《生活教育》2012年第3期(下)。
姚荣荣、李国平:《用生活教育理论深化课程改革》,载《生活教育》2012年第3期(下)。
杨勇诚、顾晓芳:《项目学习:生活教育理论进课程的新路径》,载《生活教育》2012年第3期(下)。
金辉:《学陶30年须开拓新路径》,载《生活教育》2012年第3期(下)。
陈丽芬、刘以榕:《陶行知生活教育视野下的感恩教育》,载《生活教育》2012年第3期(下)。
刘冬梅、方丰:《陶行知博爱教育思想意蕴解读》,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梅志刚:《尊重和欣赏,教学成功的金钥匙——读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有感》,载《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第4期。
王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培养学龄儿童创造力的启发》,载《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4期。
陈智行:《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特色及其对当代的启示》,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4期。
叶锦义:《陶行知职业教育大群观思想初探——读〈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有感》,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4期。
谭佐龙:《试论陶行知的德育途径和方法的民主性、多样性》,载《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年第4期。
于慧慧、王中华:《打造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陶行知学前教育理论解读》,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第4期。
禹华平、杨海艳:《陶行知教育理念视域下独立学院本科生论文模式创新》,载《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4期。
杨卫民、董灿蕾:《平民化出版——陶行知在上海》,载《现代出版》2012年第4期。
陈功江、王佩、申国昌:《杜威与陶行知课程观比较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当代课程研究创新与本土特色的视角》,载《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4期。
徐志辉:《我们为什么要纪念陶行知?》,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高焕祥:《立人树德:陶行知教育学说的生命所在》,载《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于洋:《还原性视角、语境中建构与生成性思维——美日德陶行知研究博士论文个案分析》,载《现代大学教育》2012年第4期。
季旭峰:《陶行知先生儿童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载《丽水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冯宝安、杨晓萍:《幼儿教育“减负”——基于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的思考》,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朱强:《浅谈陶行知“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载《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童富勇、陈桃兰:《历史梳理与现实解读的交汇》,载《生活教育》2012年第4期(上)。
刘旭东:《在生活世界中寻找教育的意义》,载《生活教育》2012年第4期(下)。
胡国枢:《提倡多读一点陶行知的诗》,载《生活教育》2012年第4期(下)。
陈徐东:《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创新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机制》,载《生活教育》2012年第4期(下)。
胡晓风:《杜心源与陶行知名誉的恢复》,载《生活教育》2012年第4期(下)。
柯宇:《陶行知有效教学思想在课堂中的实践探索》,载《生活教育》2012年第4期(下)。
于日锦:《论行知职教思想引领下的中职教育行知模式》,载《生活教育》2012年第4期(下)。
陶伟:《合育:让孩子享受生活的阳光》,载《生活教育》2012年第4期(下)。
徐英:《陶行知教育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载《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5期。
古伟霞:《地方本科院校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改革探索——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实践》,载《才智》2012年第5期。
秦积翠、张海钟:《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解读》,载《教育探索》2012年第5期。
弓巧平:《从陶行知的管理思想看当前农村学校的管理》,载《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孟亭含:《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启示》,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刘大伟、申国昌、潘标:《社会资本:解读陶行知的新视角》,载《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