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文献要目03(第5页)
侯怀银:《陶行知的全面教育观探微》,载《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周东明:《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人格精神》,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张德鹏:《陶行知和新安旅行团》,载《广西党史》1996年第2期。
边守正:《论陶行知的人口教育思想》,载《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6年第2期。
洪晓青:《国难时期的陶行知》,载《江淮文史》1996年第2期。
余受之:《我所认识的陶行知先生》,载《今日四川》1996年第2期。
卢自德:《陶行知与杜威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载《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6年第2期。
秦同:《论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教育现代化》,载《南通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贾培基:《教育家求援——陶行知先生未发表的三封信》,载《红岩春秋》1996年第2期。
董玉梅:《陶行知与汉口三小的“小先生”活动》,载《武汉文史资料》1996年第3期。
陈波:《金海观与陶行知》,载《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第3期。
张正君:《陶行知、布鲁姆教育评价体系比较谈》,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张健:《试论毛泽东和陶行知的人民教育思想》,载《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6年第3期。
梁伟生:《刍议陶行知的幽默》,载《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1996年第3期。
吴奕宽:《陶行知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创新》,载《黄山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方利山:《陶行知生活教育与东原思想》,载《黄山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杨雅文:《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及启示》,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曹子超:《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是教育”》,载《江苏高教》1996年第4期。
庞桂美:《试论陶行知的乡村社区教育思想及启示》,载《当代教育科学》1996年第6期。
卞放:《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载《教育与职业》1996年第8期。
胡晓风:《陶行知诞辰考》,载《教育研究》1996年第11期。
黄伟:《陶行知德育思想探微》,载《教育研究》1996年第11期。
余子侠:《陶行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载《理论月刊》1997年第1期。
张国良:《陶行知先生两则逸事》,载《江淮文史》1997年第1期。
姚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与青少年学生的养成教育》,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李士龙:《陶行知教育思想与高师教学法的改革》,载《继续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
熊贤君:《陶行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董宝良:《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载《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
余子侠:《重在学习研究贵在实践发展——陶行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载《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
郝喜明:《学习陶行知先生的三种精神》,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2期。
黄岭峻:《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实用主义中国化——以张东荪、胡适、陶行知为例》,载《安徽史学》1997年第2期。
刘春霞:《实践陶行知艺术教育思想的启示》,载《克山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孙德玉:《陶行知的幼教观与素质教育》,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熊贤君:《论陶行知早期“教育救国”思想》,载《理论月刊》1997年第3期。
张良才:《试论陶行知精神》,载《教育科学》1997年第3期。
于川:《陶行知与工学团运动》,载《民国档案》1997年第3期。
任宗德:《危难中的陶行知在我家辞世》,载《炎黄春秋》1997年第3期。
孙长缨:《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载《殷都学刊》1997年第3期。
冯雪红:《中国落后的教育现状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形成》,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