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附录 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文献要目(第1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张宗麟:《对陶行知先生的认识和我的初步检讨》,载《人民教育》,1952年3月号。

张健:《略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阶级性》,载《人民教育》,1953年5月号。

张守中:《我对实践教育的认识和检讨》,载《东北教育》,1952年5月号。

陈之平:《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检讨》,载《人民教育》,1953年8月号。

赵加钧:《我对陶行知先生的一点认识》,载《人民教育》,1953年8月号。

陈友松:《陶行知先生的教育遗产是新中国教育学的源泉之一》,载《文汇报》,1956年10月16日。

陆雍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载《文汇报》,1956年11月16日。

张文郁:《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评价》,载《文汇报》,1956年11月21日。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几个问题》,《文汇报》,1957年2月7日。

梁忠义:《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根本区别》,载《文汇报》,1957年2月7日。

邓初民:《我们必须对陶行知先生给以重新评价——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十一周年》,载《人民教育》,1957年7月号。

张宗麟:《关于陶行知先生》,载《人民教育》,1957年7月号。

戴伯韬:《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载《学术月刊》第1期,1958年1月。

邓初民:《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载《安徽史学通讯》第2期,1958年3月。

乐嘉:《试谈陶行知先生的评价问题》,载《安徽史学通讯》第2期,1958年3月。

严钝:《陶行知先生二三事》,载《安徽史学通讯》第2期,1958年3月。

马数鸣:《给评价陶行知先生提供一点参考》,载《安徽史学通讯》第3期,1958年5月。

杨刚:《对陶行知先生哲学思想的初步探讨》,载《安徽史学通讯》第3期,1958年5月。

彭云生、冀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载《安徽史学通讯》第3期,1958年5月。

高启沃:《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初步探讨》,载《安徽史学通讯》第3期,1958年5月。

杨寿南:《我对陶行知先生的一些看法》,载《安徽史学通讯》第3期,1958年5月。

方与严:《陶行知的教育事业与教育思想》,载《安徽史学通讯》第3期,1958午5月。

王琳:《关予陶行知的教育事业》,载《安徽史学通讯》第3期,1958年5月。

吴耀宗:《关于陶行知先生评价的两点意见》,载《安徽史学通讯》第3期,1958年5月。

凌汉如:《试论陶行知先生评价》,载《安徽史学通讯》第3期,1958年5月。

《陶行知先生评价问题(座谈会摘要)》,载《安徽史学通讯》第3期,1958年5月。

望之:《对陶行知先生评价问题的一些意见》,载《安徽史学通讯》第5期,1958年9月。

戴伯韬:《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载《安救史学通讯》第6期,1958年11月。

程志宏:《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评价》,载《安徽史学通讯》第6期,1958年11月。

徐远瑛:《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初步批判》,载《安徽史学通讯》第6期,1958年11月。

周辛:《我对陶行知先生教育学说的看法》,载《安徽史学通讯》第6期,1958年11月。

赵文衡:《陶行知先生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载《安徽史学通讯》第1期,1959年1月。

宗志文:《陶行知》,载李新、孙思白主编《民国人物传》第1卷,中华书局1978年8月版。

汪文风:《教育史话·重庆社会大学》,载《人民教育》,1979年1月号。

毛礼锐:《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进步作用》,载《教育研究》1979年第3期。

李桂林、赵家骥:《试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载《吉林师大学报》1979年第4期。

舒文:《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载《内蒙古教育》1979年第5期。

胡同炳:《怀念陶行知先生在晓庄》,载《江苏教育》1979年第5期。

吕长春:《从创办“育才”看陶行知教育思想》,载《文汇报》,1979年7月22日。

段力佩:《学习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载《上海教育》1979年第8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