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课堂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三节课堂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日常课堂组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组织教学技能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灵活地运用各种技巧,组织教学,控制课堂。课堂组织教学能力的强弱与教学效率的高低密切相关,善于进行组织教学的教师,能够遵循教育的规律,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精心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心理气氛,运用多种方法调控学生的学习进程,提高教学效率。相反,如果教师组织教学的行为失当,课堂纪律就会混乱,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积极性低下,势必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日常的课堂组织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组织教学意识淡薄,课堂组织职责不明。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新手型的教师往往把注意力更多地指向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即只关注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忽视了组织教学的重要意义,还有一些教师仅仅关注在课堂中组织教学而忽视了课前和课后的组织教学,孰不知,上课之前师生双方做好充分的准备,下课铃响之后组织学生有秩序地按照教师的指令下课,这些工作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

(二)教学目标设置模糊,教学监控力度不够。在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处理突出教学重点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与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导致教学目标设置不准确,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教学活动的实施流于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合理,不能很好地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

(三)课堂组织管理薄弱,课堂驾驭能力不高。我们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课堂,教师声嘶力竭,学生为所欲为,整个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我们可能经历过这样的课堂,教学的进程不知何时已离开了教师的掌控,面对教学活动未知的走向,教师手足无措,孤立无援。要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严格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驾驭课堂。

(四)课堂观察能力欠缺,组织的针对性不强。由于教师对所授课班级和学生的情况缺乏了解,使得教学信息的呈现、教学环节的设计实施、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现有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不相适应,而教师又不能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对教学方案、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及时调整,导致教与学严重脱节。

(五)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学习激励效果不佳。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讲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学生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时,其注意力、思维力等都会游离于活动之外。有些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流于形式,“课上热热闹闹,课后莫名其妙”,学生的参与性、合作程度较低,收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堂组织教学的实质是组织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其具体实施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实施课堂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

(一)积极主动地实施课堂组织教学,认真履行相应职责。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是正确认识和把握教学内容、教师、学生、课堂环境之间的关系与客观规律,并对这个整体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及构成要素予以组织协调,施加有效影响,使之呈现出相互适应、和谐共存与积极发展的态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堂组织教学的重要意义,扮演好自己在课堂组织教学中的角色,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与自信,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热心帮助,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值得信赖的,教师的幽默感可以增强学习的乐趣,尊重和信任学生,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鼓励与支持下必将走向成功。表4-1对两种教师的组织行为进行了比较。

表4-1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二)有条理地实施课堂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它是教学的灵魂,指引着教与学的方向,影响着教学的全过程,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是教学最突出的实际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善于有条理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接纳教学目标,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仪器的准备、活动的组织实施等行为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有时还会利用学生助手、课代表等来实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促进。表4-2对两种教师的组织行为进行了比较。

表4-2教师的条理性

(三)有效地实施课堂管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合作的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与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的规则来维持学生的适当行为,使学生专心于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减少师生冲突,鼓励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表4-3对两种教师的组织行为进行了比较。

表4-3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四)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增强组织教学的针对性。面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如果教师不了解引发问题的原因,就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处于个人基本需要能够得到满足的环境中,往往更容易高程度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有经验的教师善于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有关学生的信息,切实理解学生的基本需要和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习需求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实施适宜的课堂管理策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表4-4对两种教师的组织行为进行了比较。

表4-4对学生的了解

(五)运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灵活多变,因势利导。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从单一的、面向集体的讲授向个别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为主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加以指导,课堂组织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表4-5对两种教师的组织行为进行了比较。

表4-5组织的形式与应变能力

本章技能训练

课堂组织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能正确领会并有效地控制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了解和研究学生,根据学生基本需要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有效地实施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积极地开展师生互动,加强反馈与强化,掌握课堂教学的管理性组织、指导性组织和诱导性组织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技能训练一

[训练内容]对课堂管理中的问题情境进行讨论分析,提出处理建议。

[训练目标]通过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对课堂管理中的问题行为情境进行分析的注意事项,初步掌握对课堂管理中的问题行为进行处理的方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