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体质锻炼的原则和方法(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二节体质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一、科学锻炼体质的原则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参加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人们的健身热情日益高涨。人们都知道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但是不少锻炼者由于不知道怎样科学健身,效果不但不好,反而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了伤害。

体质锻炼最好以每天为单元来进行。一般情况下,应每天进行一次锻炼。每次锻炼都要经过准备活动、运动强度逐渐增加、保持相对稳定的活动时间、身体疲劳与恢复等阶段。人们在进行健身锻炼时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因地、因时、因人而异,这样才能获得最佳而持久的锻炼效果,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

体质锻炼原则是体质锻炼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参与者安排锻炼计划、选择锻炼内容、运用锻炼方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如果违反科学规律,不仅不能促进身体发展,还有可能发生运动损伤或引起疾病,损害健康。以下原则为锻炼者达到体质锻炼理想效果而提供科学指导。

(一)自觉积极性原则

自觉积极性原则指体育锻炼者有明确的健身目标,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自觉积极地从事体育锻炼活动。体质锻炼是一个自我锻炼、自我完善,并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作息制度作保证,把体质锻炼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才能奏效。

如何能提高体质锻炼的自觉积极性?

(1)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道理,树立正确的锻炼目的,把体质锻炼当作是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自觉需要,激发锻炼的主动性,从而调动锻炼的积极性。

(2)培养兴趣,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倾向。当一个人对一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对这项体育活动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身心融为一体。

(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原则是指选择锻炼内容、方法和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根据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对锻炼的爱好、要求,以及生活条件等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和确定锻炼的内容和科学方法,合理安排锻炼的时间和运动负荷,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如何在体育锻炼中讲求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1)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用可行的锻炼计划或运动方法,执行时应当严格,并注意阶段性地调整。

(2)选择锻炼内容时,要注意它的练身价值,不要追求动作的形式,不要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去从事高难度技术动作的训练,而应选择简便易行、锻炼价值大、效果好的身体练习,作为身体锻炼的主要内容。

(3)安排运动负荷时,以锻炼者能承受和克服的难度为宜,一般以自我感觉舒适,不影响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为准则。

(三)经常性原则

经常性原则是指体质锻炼必须经常性进行,要持之以恒,使锻炼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效果才明显、持久,所以体质锻炼要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虽然短时间的锻炼也能对身体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一旦停止体质锻炼后,这种良好的影响作用会很快消失。中国的格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才能使体育锻炼持之以恒?

(1)根据个人能力所及,确立一个能够实现的体质锻炼目标(不宜太高),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能有长久性)。

(2)强化锻炼意识,把体质锻炼列为日常生活内容,定期保证有一定的体育锻炼时间,逐步养成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体质锻炼的效果并非一劳永逸,如果锻炼间隔时间过长,效果就会不明显,如果中断锻炼,原来的效果就会逐渐消退。因此,每次锻炼要坚持安排合理的锻炼间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