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了解指导保教实施的内容范畴02(第2页)
(7)家长委员会制度
每学年度由各班自荐和推荐3~5名家长为幼儿园和班级家长委员会成员,共同商议园所、班级事物及保教工作,伙食管理、收费监督等各项事务,每学年度召开1~2次家长委员会会议。
(8)家园共育工作评价制度
每学年发放问卷,对家长对幼儿园及班级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作为工作改进的依据。
幼儿园可以根据家园共育工作的内容制订相关制度,制度建设需要根据工作的内容变化随时进行修改,增加制订新的制度,不断完善制度,使制度为保证共育质量服务,为保证工作的开展及实现幼儿全面成长的目标服务。
3。熟悉园长指导家园工作的主要内容
业务管理者在“家园共育”中的具体工作主要有整体规划、培训和指导教师、开展家长工作三大项内容。
(1)整体规划家园共育工作并对各班级计划进行指导
有效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前提是,业务管理者要同园长一样重视家园共育工作,协助园长将幼儿园整体规划中的家园共育工作在实践中落实,作为日常保教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与幼儿园方方面面的工作整合起来,系统地设计工作的开展思路。每学期都要自上而下地制订专项家长工作计划,然后再自下而上地进行修改调整,形成园所学期家长工作的专项计划。
整体制订家园共育的方案,综合考虑幼儿发展需求、园所的活动安排、家庭的教育作用,针对幼儿发展的不同时期和班级的活动主题,确定相应的家园共育内容,选择最适宜的家园共育方式,各班组依据园所家长工作重点,制订年级组、班级具体的活动内容,最终将园所、班级、教师三者的思想和工作重点建立在统一的认识上,通过班组具体开展的家长工作实现园所家园共育理念。
此外,家园共育的规划还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针对教育过程中可能随机出现的情况或者一些具有个性化特点的问题,家园共育工作应该灵活开展,要做到将“变化”也要做到“计划”中,确保家园共育工作切实有效地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作为业务管理者,制订计划之后的管理至关重要。依据“戴明环管理”的理念,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强调计划的可实施性。因为家长经验、阅历、想法不同,在理解家园工作意义和园所专项家园工作计划,落实家园共育理念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水平,也意味着班组家长工作计划中会存在一些偏差。例如,有的班级计划中的活动想法很好,但是不好实现,有的活动不但不能帮助家长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还很可能造成错误的认识,等等。这就需要业务管理者在计划制订初期关注每一个班组制订的家长工作计划,共同研究,调整成为适宜的计划。
第二,把握计划与变化的关系。在计划落实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变化。作为业务管理者,尤其需要注意发生变化的内容,和班组长一起就计划改变的原因进行分析。改变是源于教师在家园工作过程中发现了更需要关注的新问题,还是因为工作没有安排好造成了计划没有实施?或者是由于教师工作责任心的问题?只有明确了计划发生改变的原因,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指导。如果是适宜的计划调整,管理者应予以支持,并和班组长进一步研究如何深入开展;如果是不适宜的改变,管理者则需要通过讨论、引导的方法帮助教师认识到家园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教师的责任心,高度重视家园工作的开展。
第三,关注计划实施效果的跟进。无论是制订计划还是实施计划,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形成最好的家园合力。因此,关注计划落实效果是家园专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采用家长工作调查问卷、家长访谈等方式了解园所、班组在开展家园共育之后,带给家长在观念、行为上的改变,了解家长对园所、班组家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而这些反馈都将成为园所、班组改进家园工作的依据和出发点。
(2)教师的培训
家园共育工作中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待人接物的礼仪,这里包含了教师的仪容仪表和沟通的技巧,能够有效地和别人沟通是家园共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的沟通能力是比较基础的素质。其次是正确的教育观,这里面包括广义的教育理念,同时教师也要了解家庭教育观念的一些特点。教师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有效地引领家庭带给幼儿更加科学的教育。此外,了解家庭教育的观念,并且能够将家庭教育观念与大教育观有机融合,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达成一致,是有效开展家园共育的关键。最后,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需要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并且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兴趣需要。要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性,用科学的视角和科学的认识影响家长,共同寻找科学育儿的方法,使家园共育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这里也要让教师认识到,家长的观念不都是落后的,有些家长的认识可能比教师还先进,教师要注意倾听家长的意见、建议,不能总是居高临下。比如《孩子,你慢慢来》一书展现出的教育观念,龙应台的教育能力不比教师弱。教师也要意识到,家长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
对于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幼儿园需要通过开展相应的学习、教研活动来实现。例如,可以在开学初的科研年会中增加教师礼仪板块,拓宽教师学习视角,从生活入手提升教师的修养和交往能力。再如,在日常学习中借助培训活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正确的理念,利用专业知识科学地分析幼儿情况,以研究的思路开展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等等。
(3)家长工作的开展与指导
家园共育工作需要家园双方的紧密配合,家长对于工作的想法和建议应该得到园所的重视。让家长参与到家园共育的管理中来,不仅能够丰富家园共育工作的视角,让工作更加严谨,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地推动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幼儿园可以成立家委会,每学期幼儿园组织1~2次家委会的工作会议。首先向家委会成员宣读工作制度、职责,汇报上学期家委会的工作情况,其次介绍下学期家委会的工作计划,再次请家委会成员针对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家委会成员根据自身情况自愿为幼儿园建设承担职责和任务。例如,幼儿园组织家委会讨论托费标准问题,家委会经过认真商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在执行新的收费标准时,全园家长都欣然接受。再如,每学期初,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如“新学期,您期盼孩子在幼儿园收获什么”,通过归纳总结,幼儿园了解到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有健康的体魄。针对问卷结果,我们在春天组织了“小班滚球比赛”“中班夹球跳比赛”“大班拍球比赛”,还召开了幼儿秋季运动会。如上所述,家长参与能够支持园所完善家园共育工作的管理,让家园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有成效。下面以一则案例说明园长如何指导开展家长工作。
案例之窗
洁民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方案
北京市西城区洁民幼儿园张雪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我园在建园初始就强调“启蒙养育幼儿,蒙养家教合一”,这点也是与《纲要》要求相吻合的。但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作为园长,我清楚意识到关键是对家园共育理念层层清晰,层层落实。首先是使保教干部也意识到问题存在,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提示。当我发现园内家园共育工作存在教师、家长地位不对等的问题时,我没有直接将问题抛出,而是通过与中层干部一同深入解读“家园共育”,明晰问题。一个“共”字,将家园两者做了同等地位的定位,双方都是教育的主体。再对照实际工作,干部们很快发现我们偏离了家园共育的核心追求,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会不自觉地充当指挥者,向家长灌输知识理念,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而家长也很自然地安于从属的地位,这样就使得家园共育的时效性降低。通过系统分析家园共育的现状、具体问题,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研究与指导,逐步建构了“双主体家园共育模式”,即把家长视为家园共育的主人,充分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潜能,教师作为家园共育另一主体,在与家长有效互动的过程中,加速家长专业化成长进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
一、营造一种文化——家长是幼儿园管理的参与者
“以人为本,科学育人”是洁民幼儿园的办园理念。这里的“人”不仅包括幼儿、教师,也包括家长。我们希望家长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并在教育幼儿上达成共识,强调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每一名家长也是幼儿园的主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各项决策。多年来,我园非常重视将家长纳入幼儿园管理体系,让他们参与幼儿园建设。我与教学园长、主任、家园共育小组负责人一起策划、主持每一次全园家长会及家长委员会,营造“家长也是幼儿园管理参与者”的文化氛围,使其发挥重要作用。
在家长委员会上,我们通过丰富的活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并肩携手共促发展。我除了与家长交流幼儿园每学期重点工作、大项开支外,还坚持开展“两个一”活动。第一是组织一个互动活动。每次园级家委会前,我都会与业务园长、保教干部共同策划互动内容,通过亲身体验、交流感受,分享育儿经验和自然化教育理念。例如,我们要求每位家长用几张纸巾进行创意活动,只提出要求用纸巾为主材,还可以借助一些辅材开展制作,并没有出示早已准备好的范例。经过15分钟,无论是年龄大的老人还是年轻的父母,创作的作品都令人惊叹。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感悟到,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他们会用生活中的原有经验去创新。当孩子不需要帮助时,成人需要给孩子一点空间,孩子也许就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而且生活中任何东西都是孩子学习的材料。第二则是提一点建议,将更多家长的意见带到园里,吸纳合理化建议,改进幼儿园各项工作。例如,幼儿伙食一直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接受家长的意见后,为园内添置了幼儿食品展示柜,一日三餐每天实物呈现,食堂师傅、医务室大夫通过幼儿园宣传橱窗定期向家长介绍饭菜的营养搭配、烹调小窍门,我们还邀请家长参与“美食品鉴会”,现场品尝幼儿的主食和创新的菜肴,受到家长一致好评。
我们开展家教征文活动,向家长征集育儿经验,利用宣传栏进行展出,促进家长间的相互学习,同时将好的文章推荐到报纸杂志发表。每学年两次发放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是我们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中有各方面的人才,可以对幼儿园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洁民幼儿园的园标和园歌,均由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创作,全园性征集形成。家长们踊跃参与投稿,参与投票、讨论、修改工作,综合大家的意见和集体的智慧,确立了最终方案,不仅迎来了成功的喜悦,更增添了爱的归属。
由于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家长委员们也热情发挥自己的作用,协助幼儿园开展各项工作。例如,在治安紧张时期、早晚高峰站岗等,都会有家长们的身影。他们积极参与幼儿园大型活动,春游、秋游、社区艺术节、德胜体育节等活动中,家长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和表演者,与老师们形成教育合力,我们也在活动中将正确的育儿理念传达给家长。
二、形成一种特色——家长是课程建构的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