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节 戒毒民警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培养方向:行政管理学类、会计类、经济类、水电技术类、计算机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3)教育矫治类。主要负责戒毒人员法制、思想、文化、职业技能教育及各类辅助教育,开展戒毒人员文化娱乐活动。

培养方向:教育类的研究生、本科以上的专职教师(对戒毒人员开展法制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

(4)心理咨询类。主要负责对戒毒人员心理咨询、诊断和治疗工作。包括收集、研究戒毒人员心理矫治个案,提高戒毒人员认知能力、自立能力、承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促进戒毒人员心理健康,增强戒毒期间及回归社会后的心理调适。

培养方向:心理学类的研究生、二级心理咨询师。

(5)医疗康复类。主要负责戒毒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保健、医疗和康复工作,维护戒毒人员身体健康。

培养方向:临床医学类的专科及以上的执业医师、护士、康复训练师。

(6)党建工作类。主要负责对民警队伍、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承担对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开展党支部的建设工作。

培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类、行政管理学类的研究生。

五、专业化人才培养的方法

培养方法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有效地实现培训目标而实施的手段和方法,必须与戒毒知识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紧密相关,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对象选取不同的培训方法。

(1)集中授课法。指由具有戒毒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或专门从事戒毒工作法律法规、戒毒治疗研究的专业人员等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的方法。培训对象适用于从事戒毒人员管理教育工作时间不长、经验欠缺的在职人员。其优点是传授的知识较为全面、系统,有利于大面积培养掌握戒毒工作基础知识的管理人员。其弊端是授课者水平与授课方式影响教学效果,不能满足受训者的个体需求,容易与实践脱节,传授方式比较单一枯燥。

(2)专题讲座法。专题讲座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是传授式的教学培训。授课方式采取课堂上明确一个专题,针对这一专题安排授课,一个专题安排一次课。专题讲座的优点是时间短,形式比较灵活,易于安排,可针对专题讲座的课题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对象,容易加深培训对象对课题的理解和深化,弊端是授课内容只针对某个方面,不具备系统性。

(3)课题研讨法。由主持人明确一个主题,下达任务,通过自由讨论,互相启发,得出某个结论。研讨课题与戒毒工作或戒毒人员紧密相关。例如戒毒康复人员融入社会面临的问题、对策;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就业安置问题;预防戒毒康复人员复吸的方法问题;戒毒康复人员后续管理问题等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研讨。自由研讨法可采取分组讨论式,将参会人员分成若干组,经过讨论后推选代表进行发言。自由研讨法的优点是能够加强参会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启发和借鉴,有利于开阔参会者思路,促进能力的提升。研讨法要求参与者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并具有从事戒毒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在充分掌握戒毒工作形势和戒毒人员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观点。要求参与者独立思考,收集、查阅各种资料,分析问题,并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研讨法的优点是能激发参与者的学习动力,提高运用能力。弊端是对参与者的要求较高。适用于某一范围内的高层管理人员。

(4)参观学习法。通过组织专业人才到省内外高校学习,选派优秀专业人才到国外留学、短期考察,到国内外的戒毒管理机构参观学习观摩,开展学习交流等,增长戒毒管理工作者见识,适用于专门从事某一方面专业研究和专业方向明确的戒毒管理工作者、技术人员,或具有从事戒毒工作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中高层管理和专业人才。参观学习法的优点是能增长受训者见识,增加对国内国际戒毒工作形势的了解,丰富受训者阅历和工作经验。不足是成本较高。

(5)职称(学历)考评法。根据戒毒管理工作的需要,利用高校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培养高学历、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的专业人才。从立足于戒毒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培养有专长的人才。根据戒毒工作内容,培养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律师、心理咨询师、会计师、审计师、主治医师、营养师、康复训练师等,开展函授、在职职称(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实施分类专业人才培养锻炼,使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明确,适应戒毒工作形势和发展要求,逐步提高戒毒工作的专业、科学、规范化水平。

(6)实践锻炼法。为了培养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通过让参与者在实际工作岗位或真实工作环境中亲身体验,掌握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的方法。这种方法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直接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推进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影响工作,实用、有效,受训者通过实干加强学习,使培训内容与受训者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适用于实操性的工作岗位,如教师、心理咨询师、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

除了上面的培训方法外,还有自学、网上培训、拓展训练、案例分析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参加者自身努力、自我约束来完成,组织可给予鼓励、支持和引导。

六、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1)培养人才工作的战略性。培养人才首先要从战略性的高度去考虑,制定戒毒工作专业人才分类指导和培养制度也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使培养人才与利用人才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

(2)培养人才工作的长期性。戒毒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和造就大批专业人才。而培养人才是一项投资活动,要正确认识人才培养与利用的长期性和持久性,根据需要实施人才分类培养和专业指导。

(3)培养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培养人才计划要符合戒毒工作的实际需要,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培养手段、培养制度作保障,制定明确、具体的内容或条款,充分体现管理与实施的需要,用针对性保证人才培养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