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科研过程管理的方法与策略(第3页)
(2)与科研主任共同指导教研组长制订和落实教研计划。
(3)配合教研组长做好时间、人员的协调工作,从时间和人员上保证教科研工作和保教工作的完成。
4。执行园长
(1)了解全园教科研工作计划和重点,指导园区保教主任和教研组长制订园区教研计划。
(2)支持园区教研组长落实本园区的教研工作计划。
(3)对教研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5。教研组长
(1)根据全园教研工作计划和所在园区保教中的实际问题,制订并落实教研组工作计划。
(2)组织和带领教师按照计划开展教研活动,保证计划的落实与实施。
(3)教研活动前与科研主任和园区保教主任沟通,明确教研活动目的,精心设计、组织教研活动,尽可能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前期学习资料。
(4)教研活动中充分调动教研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民主、开放、合作、创新的研究氛围。
(5)带头开展研究,带领教师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及各种教研观摩活动。
(6)为教研组教师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帮助教研组教师不断提高理论及研究能力。
(7)指导教研组教师总结教研成果,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重视教科研成果的宣传,支持和鼓励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提高教科研工作的社会效应。
(8)每月与科研主任和园区保教主任沟通教研活动情况和计划。
(9)做好教研组活动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学期末进行学期总结,并将教研活动各项资料按照要求进行整理归档。
6。教师
(1)了解园区教研计划,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
(2)按时参加教研活动,并积极参与研讨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意见并耐心倾听他人的观点、想法和意见。
(3)认真实践教科研计划、方案,注意收集相关信息和研究成果并善于对其进行总结,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速度。
(4)定期和教研组长交流教研实践情况,随时反映教研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
(5)及时将教科研工作经验撰写成论文,争取发表。
7。外聘专家
(1)根据幼儿园教研和课题计划,提供专业理论支持与指导。
(2)为幼儿园的教研和课题提供咨询支持,并根据幼儿园需要,开展相关研讨与入园指导工作。
三、程序、内容及要求
(一)教研活动制度
1。教研活动主持
(1)全园性的教研活动,由科研主任统一协调,结合教研内容和需要,确定由某个园区教研组长为主要主持人,或由两个园区教研组长共同主持。
(2)园区教研活动,主要由园区教研组长负责组织与主持,也可以根据需要,由教研组长安排教师担任主持人。
2。教研活动时间
园区根据教研计划,原则上两周一次教研活动,具体时间结合教研主题和园区安排进行确定。教研时间固定后,除非园区有重大活动安排,原则上不能随便更改教研时间。
3。教研活动参加人员
(1)全园性教研活动,由科研主任与两园区保教主任和教研主任沟通,根据教研内容和形式需要,共同确定参加人员。
(2)园区教研活动,由园区保教主任和教研组长结合教研计划要求和教研内容需要,确定参加的人员。
(3)全园教师均是教研活动的参加人员,每学期至少保证各层次教师都能参与教研活动。
(4)外聘专家、外来观摩人员、同行和交流人员,可以经园区执行园长和保教主任同意后,参加相关的教研活动。
4。教研活动形式
幼儿园根据教研和课题计划与内容,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保证活动顺利开展。主要的活动形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