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40150(第20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话音落下,他没再看周化怔愣的神情,大步追向雁萧关离去的方向。

另一边,雁萧关已立在县衙仓库外。

神武军粗暴推开瘫在地上哭嚎求饶的衙役与县官,如狼似虎地围聚过来。

雁萧关居高临下扫视着库里堆积如山的物资,冷笑一声:“既交不出税银,便拿这些抵债,赢州是本王的封地,取用封地税银供养王府乃天经地义。”

他瞥了眼惊呆的众人,随手一挥。

神武军训练有素地涌入仓库,搬箱抬柜、捆扎包裹,动作之麻利,比之抢劫的山匪也不差。

不过半个时辰,偌大的仓库便被搬得一干二净。

雁萧关甩袖转身,带着队伍扬长而去。

空荡荡的县衙内,众人呆立原地,连被神武军拳脚相加的伤痛都浑然不觉。

周化踉跄着冲进库房,望着满地狼藉,一时手足无措。

所有人望着他失魂落魄的模样,亦满心迷茫,厉王先是审讯众人,又堂而皇之地搬空县库,为何最后却轻易放过他们?

这场雷霆手段,究竟是立威震慑,还是另有筹谋?

潘大洪等人听闻消息匆匆赶来,将周化唤至跟前盘问,面上亦是困惑不解。

见周化黯然失魂的模样,他们并未起疑,只道他是被雁萧关这番雷霆手段震慑得六神无主。身为女子的林莲心瞧着他呆滞的神情,一时兴起还温言软语安慰了几句。

众人思来想去毫无头绪,最终只能全当雁萧关此番真是为税银而来。

那些从府库搬走的东西,于他们而言不过九牛一毛,府库少了这些物件也无伤大雅。

而当周化期期艾艾地问起县府仓库东西没了该如何是好之时,潘王青健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皮笑肉不笑道:“不过是些破烂玩意儿,丢了便丢了,何必上心?”

一旁的林莲心娇嗔道:“周大人何必自寻烦恼,没了那些东西,县衙还能塌了不成?”

王青健眯起眼睛,似笑非笑地打量着周化不自然的神色,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周化敏锐察觉到王青健目光变化,慌忙垂下眼,搓着手赔笑道:“可县府里的县官和衙役,还有赢州的穷苦百姓都指着这些物件过活呢……”

闻言,王青健唇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眼中满是不屑:“县官和衙役?依我看,怕是周大人才最惦记那些东西吧?”

潘大洪拍了拍桌案,道:“赢州那些贱民,能活便苟延残喘着,活不成会自个寻个荒郊野岭埋骨,县衙府库的东西,本就不是为他们准备的。”

随即,他看向周化:“周大人若是手头不便,尽管开口。放心,以我们三家的财力,供养个县令不是什么难事。”

周化眼底瞬间泛起光亮,脸上堆起谄媚的笑意,忙不迭连连点头,腰弯得愈发低了:“那便多谢几位老爷照拂,下官日后定当尽心竭力。”

县城外,雁萧关带着人马奔驰如风,全然不在乎潘大洪等人会如何猜测他的目的,毕竟此次来县衙,他确实只是为了仓库里的东西,拉拢周化不过是顺手为之。

翻过年关,村落百姓过了个冬后,家中存粮越发少了,下山的山民更亟待帮扶。

年前,山民一开始忙着搭建新居,青壮劳力还要在山上寻找甘蔗和荔枝树,冬末根本无暇储备冬粮。

所幸,村民凭借神武军研制的肥料,让新开垦土地种植的小麦亩产达到百来斤。

要知道,在赢州,即便是良田种植的水稻,亩产也仅百斤出头,当地小麦种植稀少,产量更低。如今,山上荒地的小麦产量竟远超水稻,即便流民初来乍到几乎一无所有,家中存粮也还算充足,将粮食借了些给山民,又有王府帮扶,好险让所有人都勉强熬过了冬季。

在会有无数人在寒冬失去生命的大梁朝,这简直就是奇迹,无论是原本的流民还是山民,不知多少次在心中感激当时决心跟随雁萧关的自己。

雁萧关没在意这些微末小事,开春后,百姓存粮早已见底,这批从县衙仓库得来的物资,恰好能解燃眉之急。

更关键的是,县衙仓库里还有一件对王府至关重要的东西。

此时,王府陶窑内,眠山月与明几许都眼巴巴等着雁萧关的归来。

此前,他们已进行了数次瓷器烧制试验,虽然产出瓷器数量有所增加,让王府众人一度欣喜不已,但完好瓷器的成品率依旧没有达到眠山月的预想。

陶匠们集思广益,却始终无计可施。

直到半月前,被雁萧关寄予厚望的眠山月,脑子终于灵光起来。

它突然想起,在上个世界因遭宿主猜忌嫌弃,它日日四处游荡,期间在陶窑待过不少时日,曾听老匠人说过,瓷器成品率低,根源在于火候温度不够。

众人急忙追问解决办法,眠山月在众人犹如实质的目光下,绞尽脑汁思索着:“好像他们在窑外会安置一种风箱,能鼓风助燃。”

于是,绮华赶忙向陶匠打听风箱的事。

老陶匠听得一头雾水,连连摇头:“我们陶房从没用过这东西,甚至闻所未闻。”

章节目录